友爱共同体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该书聚焦古风和古典希腊政治思想,系统考察了政治共同体创生和演进过程中的理论反思。本书通过对戏剧、历史、哲学等多种性质文本的细致研究,论证了政治与内乱构成古风以降希腊城邦发展的主线,而友爱共同体则是贯穿希腊政治思想的核心关切。

作者简介:

张新刚,法学博士,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历史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古希腊史、西方政治思想,特别是古希腊和现代早期政治思想。

导论 重访希腊政治
第一部分:政治共同体的创立
第一章 从共同体到政治共同体
第二章 内乱与政治:共同体的思想创生
第三章 《安提戈涅》:家城友爱的困境
第二部分:政体时代的分裂城邦
第四章 战争、内乱与政体思想
第五章 祖宗之法与雅典的政治和解
第六章 友爱危机与“自然-礼法”关系
第三部分:柏拉图与统一城邦
第七章 柏拉图政治思想的问题意识
第八章 《理想国》:美丽城与统一城邦
第九章 《法律篇》:“次佳政体”
第四部分:亚里士多德与友爱城邦
第十章 亚里士多德:政治共同体与政体
第十一章 亚里士多德论政治正义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论政治友爱
结语:政治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有学者提出,在整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只在两个地方有过对民主的正面评价,一处是伯里克利阵亡葬礼演说(2.37-43),一处出自叙拉古煽动家阿特那哥拉斯( Athenagoras)(6.39-40)。但是,如果依照我的分析,修昔底德在第八卷中对雅典政体的抗压叙述是对雅典民主真正的正面评价,除了文中提到的内乱表现外,第八卷一开始对成功镇压开俄斯叛乱的叙述也展现了雅典的韧性(8.14-15,23-24)。学者观点参见 Hornblow, Thucy- dides, Duckworth, 1987, pp.68-69; Raaflaub, “Thucydides on Democracy and Oligarchy “, p.221。 (查看原文)

项平
1赞
2021-05-24 22:42:21

—— 引自章节:第四章 战争、内乱与政体思想

④借用奥伯等学者所归纳的解释范式分类,一种是社会科学解释范式,一种是文化史解释范式,参见 Josiah Ober, “ Social Science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and the Amnesty of 403”,in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Philological Associations 132: 1-2, 2002, pp. 127-137。并参考了洛候在其《分裂的城邦》( The Divided City)ー书中对历史进路和人类学进路解释范式的区分。综合之后,我们可以将这两种区分更为细化和标准化,建议将第一种范式修订为“政治史的解释范式”,包含关于雅典外部因素,雅典城自身的政治、经济和人口阶层变化以及政体等的分析;而第二种范式修订为“政治文化解释范式”,强调城邦观念以及民主等政治文化构建在和解中所发挥的作用。 (查看原文)

项平
2021-05-24 23:22:05

—— 引自章节:第五章 祖宗之法与雅典的政治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