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作为“大众”的社会力量在现代的崛起,以及一个由“大众”占据支配地位的时代的来临。当前文明带来了越来越舒适安逸的环境,这是一个“随波逐流” “任其自然”的时代,大众人在其中过着一种缺乏重量、失去根基的生活。他们几乎没有人能够抵制得了来自思想、政治、艺术或社会习惯 方面的那些浅薄而短暂的风潮,却宣称自己有权利自行其事,企图取代精英。故而奥尔特加将这种现象称为“大众的反叛”。
奥尔特加着重剖析了这一时代病症,并从欧洲的“大众人”推延至国际范围内的“大众民族”。虽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反映的是他对于当时欧洲公共生活境况的担忧,但近一个世纪之后,我们将发现它无疑具有更深远、更普遍的意义。“大众的反叛”已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球化时代下的人类文明所面临的考验。
⭐⭐⭐⭐⭐
经典译本,精装再版
新增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深入导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推荐序言
⭐⭐⭐⭐⭐
(奥尔特加是)尼采以后欧洲最伟大的作家。
——加缪,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奥尔特加)是一个文明的欧洲人,一个伟大的欧洲人。
——索尔•贝娄,美国犹太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此书之于20世纪,一如《社会契约论》之于18世纪,《资本论》之于19世纪。
——《大西洋月刊》
我仍然记得自己在30多年前第一次读到《大众的反叛》时,对这本古怪的书感觉多么受挫……最近我又读了一遍这本书,反应却完全不同:我在20世纪时曾认为的那些已经过时的观点,如今却显示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可以解释数字时代最离奇的事件。
——特德•焦亚(Ted Gioia),被誉为美国最杰出的音乐历史学家之一
一部深刻的书,从始至终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就思想深度和影响而言,它与斯宾格勒那本宣告文明厄运的《西方的没落》,同样发人深省,同样具有潜在的影响力。
——《纽约时报》
奥尔特加无疑是20世纪上半叶最伟大的哲学散文家,而且很可能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之一。
——《新共和》杂志
作者简介:
何塞•奥尔特加•伊•加塞特(José Ortega y Gasset 1883—1955),17世纪以来西班牙最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评论家、出版家,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公共型知识分子,现代大众社会理论的先驱。奥尔特加著述惊人,涉猎广泛,举凡哲学、文艺评论、政治、历史乃至教育等等无一不在其视野之内,《大众的反叛》是奥尔特加最负盛名的著作。
刘训练,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思想史》杂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哲学。著有《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译有(含合译、合编)《大众的反叛》《革命心理学》《君主论》等。联合主持“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读本”和“公共哲学与政治思想”两部译丛。
佟德志,天津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兼任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等职。先后在北京大学、耶鲁大学做博士后和访问研究。著有《在民主与法治之间》《现代西方民主的困境及其出路》等。译有(含合译)《美国宪政的民主批判》《大众的反叛》《革命心理学》等。
导言|大众时代来临了吗? 何怀宏
贝娄序 索尔•贝娄
中译序|大众的反叛与欧洲的前途
英译序
作者序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大众时代的来临
第二章 历史水平线的上升
第三章 时代的高度
第四章 生活的改善
第五章 一项统计事实
第六章 大众人剖析
第七章 高贵的生活与平庸的生活,或勤奋与懈怠
第八章 为什么大众要干涉一切,为什么他们的干涉总要诉诸暴力?
第九章 野蛮主义与科技
第十章 野蛮主义与历史
第十一章 志得意满的时代
第十二章 专业化的野蛮主义
第十三章 最大的危险:国家
第二部分
第十四章 谁统治这个世界?
第十五章 我们遇到了真正的难题
附 录 奥尔特加主要著作一览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平庸的心智尽管知道自己是平庸的,却理直气壮地要求平庸的权力。并将它强加于自己触角所及的一切地方。正如有人所说,在美国“卓尔不群是不得体的事情“,大众把一切与众不同的、优秀的、个人的、合格的以及精华的事物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任何一个与其他人不相像的人,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考虑问题的人,都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这就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其野蛮特征一览无余。
就好像冰山在安达鲁西亚平原炎热如火的背景之映衬下漂流而过一样。
速度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它并不比构成要素更有意义,但它可以使时间和空间归于无效,一种荒谬只有通过另一种荒谬来克服。对人类而言,征服毫无意义的宇宙时空是一个事关荣誉的问题。所以,当我们看到现代人沉溺于纯粹的速度,聊以消除空间,湮灭时间,并从中获得童稚般乐趣的时候,委实不必大惊小怪。
就让我们顺着另一个侧面,一个更加危险的坡面侧滑而下吧。
生活并不能选择自己的世界,从一开始它就只能在一个既定的、无法改变的世界中发现自己:这个世界亦即当下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是即将降临于我们的命运的一部分,但是,这一命运的定数并不是一种机械的装置:我们被抛入存在,不像一颗子弹从枪管中射出那样,它的弹道已经被绝对地限定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往往就是当下的、实际的世界——所承受的命运,与子弹的这种定数恰恰相反:我们被强加的并不只一条轨道,而是多条轨道,因此我们必须做出选择。
大众新的精神状态在这里一览无遗:他们没有治理的能力,却决意要统治这个社会。……其关键在于我们所说的“智识上的冥顽与封闭。“大众的头脑中满是一些奇思怪想,但他们却缺乏理论化的能力。
一场闹剧的狂飙目前正以各种形式席卷整个欧洲大陆,人们所采取的一切立场与姿态都是错误的;人类所做的唯一努力就是逃避我们真实的命运,对其显著的迹象视而不见,对其深切的呼声充耳不闻,避免直接面对“我们不得不成为的”… (查看原文)
不全
8赞
2019-03-06 21:06:50
—— 引自第9页
每当人们说起“少数精英”时,不怀好意者通常会歪曲这一称呼的含义,而对如下事实视而不见:少数精英并不是指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人,而是指那些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人,哪怕这些要求是他自己所无法实现的。无疑可以对人类做出最基本的划分,即把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对自己提出严格的要求,并赋予自己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另一种人则放任自流,尤其是对自己。在后一种类型的人看来,生活总是处在既定的状态之中,没有必要做出任何改善的努力——他们就像水流中漂动的浮标,游移不定,随遇而安。 (查看原文)
高杉萌蘖
3赞
2013-04-01 21:27:04
—— 引自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