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英国脱欧,美国进入孤立主义时代,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欧洲怎么办?跟着德国走!
从二战的灰烬中站起来的德国,在国力上迅速超越英国、法国,随着两德统一,终于成为能够决定欧洲大陆政策走向的欧洲第一大国。
现在,不是德国要统治欧洲,而是欧洲国家都在主动跟着德国向前走。
不了解德国,就不了解欧盟。不了解柏林法则,就不了解为什么默克尔对特朗普嗤之以鼻。
当中东难民潮席卷欧洲大陆,宗教冲突烽烟四起,追根溯源,原来“柏林法则”才是始作俑者。
因为纳粹历史,德国人深入骨髓的负罪感,通过“柏林法则”,最终影响了整个欧洲。
英国驻德国前大使、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前主席、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前主席保罗·莱弗爵士,亲自撰写,直接影响全球大国的欧洲政策。
媒体推荐:
“要理解英国脱欧的谈判,我们必须意识到,除非德国愿意,否则什么都不会改变。我所读过的有关德国在欧盟的外交统治的文字里,最精彩的莫过于英国前驻欧盟大使保罗·莱弗爵士撰写的这本《柏林法则》。”
——多米尼克·劳森(Dominic Lawson),英国《每日邮报》2017年最佳图书奖得主
“非常地道的研究和非常有趣的阅读!”
——《独立报》
在对德国处理欧洲事务时的行为进行了冷静、精妙且详尽的叙述之后, 这位前英国驻德大使分析了柏林是如何在欧洲崛起并占据了主导地位的。 没有任何恐慌或幻想, 保罗· 莱弗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法国在欧盟中的影响力下降, 从而让默克尔女士的德国有效地控制了欧盟, 而欧盟的架构也清晰地反映出了德国自身结构的痕迹。“ 欧盟就是放大了的德国。” 但是对德国民主充满信心的保罗· 莱弗认为, 这种实力地位不会被滥用, 因为德国对欧盟应该如何发展尚无明确的想法。欧洲的现状非常符合默克尔女士的需要, 而莱弗也与目前流行的悲观且警觉的情绪相反,预测欧盟在 20 年内将不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英国作家尼尔·安彻森
保罗· 莱弗这本富有启发性的书出版得非常及时, 他以权威的视角向我们说明,为什么德国对欧洲至关重要, 为什么德国是欧洲的命脉所系。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
保罗· 莱弗与德国有着长期且密切的关系, 并对德国及其领导人非常了解。在我们针对退出欧盟进行谈判的过程中, 他的书是英国人的必读之作, 因为我们对德国——那个对英国的脱欧行动来说最为重要的国家——一无所知。
——埃维姆·杰伊勋爵
没有人可以声称, 他们对欧盟的未来、英国脱欧的决定, 以及即将举行的谈判的主要参与者( 德国) 的优先顺序的看法, 是基于长期的外交生涯而形成的。保罗· 莱弗在英德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时成为“ 我们派往柏林的人”, 他可以声称具有这样的资格, 而他的见解将不会被那些在未来几年里负责规划英国和欧盟前途的政治家、 外交官和谈判者们所忽略。 德国成功地以自己的形象塑造了欧盟。在世界舞台上, 德国以经济优势和最小化的竞争, 实现了在军事和外交影响上胜出的宏伟愿景。在未来几年里重要的是, 谁将继续留在欧盟之中、欧盟的单一货币( 欧元) 问题、欧盟决定将做的以及不做的是什么。德国是以上所有这些决定的关键参与者。
——英国下院议员吉塞拉·斯图尔特
当英国的决策者们试图找到英国脱欧的途径, 并力图理解英国与欧盟未来的关系时, 保罗· 莱弗对现代德国通俗易读且热情洋溢的描述, 以及对指导和推动德国政治与外交政策的各种因素的分析, 应该成为他们的必读之物。对所有希望能更好地了解欧洲最重要国家的那些人来说,亦是如此。
——英国下院议员本·布拉德肖
内容简介:
德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灰烬中重生,用德国特色的行为方式,实现了两德统一和经济腾飞,最终成为整个欧洲的领导者。
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移民政策等多个方面,德国制定的规则引领了整个欧洲大陆,让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欧洲文明在现代获得新的生命力。
作者作为英国前驻德大使,详细解读德国的历史、民族性格、商业特征及政治选择,成为全欧洲人都在抢读的畅销图书。
作者简介:
前言:欧洲的命脉在德国
第一章 柏林法则笼罩欧洲
不是德国要去当领导者,而是其他人选择跟随,他们选择跟随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国家。德国是一个自由的民主国家,在公共生活中对体面、正直和自由具有很高的要求,并伴随有一套有效的公共行政和服务体系。它是一个拥有非凡的知识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并向世界开放。它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经济和政治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并以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的方式应对了自己的过去。
1.没有人愿意挑战德国政府
2.希腊的屈辱与德国的坚持
3.难民们,德国欢迎你
4.德国的声音是决定性的
5.默克尔的决心
6.只能使用德国开出的药方
7.隧道的尽头并没有光明
第二章 柏林的经济法则
对于民主德国人来说,统一意味着自由,但对于1990年时已步入中年的许多人来说,这也意味着他们将被排除在就业市场之外,抛弃了以前所有的国家团结。而对于联邦德国人来说,这意味着经济上的牺牲,但同时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人们感到德国终于又再次成为一个完整和正常的国家了。正如威利·勃兰特所说的那样:“曾经共同所拥有的东西,现在将一起成长壮大了。”
8.莱茵模式,不可复制
9.独特的德国道路
10.盛产“百年老店”的德国
11.从灰烬中站起来,然后走出去
12.德国需要来一次“震动”
13.通货膨胀就是邪恶
14.德国就是欧洲的榜样
15.光我成功还不够,其他人必须失败
第三章 柏林的政治法则
欧盟委员会与德国联邦政府相比,尽管竞争力不及,但在职能上与德国联邦政府相似。欧洲理事会与欧洲议会之间的立法责任划分,正好反映了联邦议院与联邦参议院之间的立法责任划分。欧洲议会在斯特拉斯堡的会议厅的外观、程序和操作方法与柏林联邦议院的情况相同。欧洲政治的所有标记、委员会工作的重要性、政治团体的首要地位以及对谈判和妥协的无休止的诉求,也恰恰是德国政客在地方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早已习惯的事情。
16.消失的普鲁士与德国皇帝们
17.选票与手腕
18.被拒绝的教育多样化
19.“那个女孩”叫默克尔
20.选对人,做对事
21.德国不需要“后座议员”
22.为了政党而非选民
23.新党派的成功与禁忌
24.欧盟,是一部清晰的德国文本
第四章 柏林的历史法则
“回顾过去”(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这个词已经成为专用的德语词汇)对德国公共政策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导致了对纳粹时期的批判,而且导致了对整个德国先前历史的反省。1945年之前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价值,并不会得到公众的尊重。不会有任何政治、经济或社会活动,更不用说军事活动来纪念那个时代,不会对那个时代的任何成就给予赞扬,不会热捧那个时代的任何个人。
25.反思与赎罪的国度
26.拒绝战争的军事大国
27.如果你想成为德国人,你就必须只能是德国人
28.既是德国人,又是欧洲人
第五章 柏林的外交法则
德国人喜欢被人喜爱。几十年来,除与法国的关系外,德国欧盟政策的一个关键特征,就是决心将自己定位为较小成员国的朋友。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亲自阐述了这样的想法,认为正是由于德国的实力(及其历史),德国应该对其他成员国的利益高度敏感。
29.欧洲的问题,就是法德两国的问题
30.德国最感兴趣的国家是波兰
31.与英国的关系,基于共同的利益
32.与美国的关系,正如已婚多年的夫妇
第六章 柏林的联盟法则
没有一个德国政客,甚至是最热心的欧盟仰慕者,曾经提出过在欧洲完全复制德国的建议。在德国国内来讲,这样做将是政治自杀。
33.欧洲正在复制德国
34.全欧洲投票,选出欧洲领导者
35.德国利益至上
36.移民问题中的德国:从知足的追随者到规则的制定者
第七章 柏林的军事法则
在大多数政策领域中,无论英国是否脱欧,在德国领导下的欧盟都有可能以相同的方式不断发展,外交和安全政策领域是唯一的例外。现在既然英国已决定离开,那些主张采用更加一体化方法行事的人,尤其是在德国的人,将不再能责备由于英国的阻挠而无法追求进一步的一体化。是时候了,要么去干,要么闭嘴。
37.从外交合作到军事联盟
38.现在需要一支欧洲军队
39.当危机来临,德国人会在当天到达现场吗?
40.要么去干,要么闭嘴
41.前进方向比确定目的地更为重要
第八章 柏林的欧盟未来法则
二十年后德国领导的欧洲会是什么样的?
试图只在一个层面上回答这个问题,注定徒劳无功。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哈罗德·麦克米伦曾反复抱怨的全球经济的趋势,以及成员国国内政治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有谁能预测到欧盟将拥有二十多个成员国? 1990年时又有谁能预见2010年的欧元危机?预见英国会脱离欧盟?预见唐纳德·特朗普会当选美国总统?
42.欧盟的未来,取决于德国的领导方向
43.欧盟的未来,拒绝大国的加入
44.核心和外围:分裂的未来欧盟
45.欧元的未来,取决于德国的财政政策
46.欧盟立法的未来,没有承诺,也没有理想
47.注定遥遥无期的欧盟统一税收
48.欧盟未来的自由贸易,取决于德国的国家利益
49.当德国成为多种族社会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