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阐述了日本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约80年的经济发展史中,作为“政商”的财阀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财阀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适应新的角色,但一直都是日本型企业的代表。本书联系近代日本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同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国际形势,从宏观的视角进行论述。
作者简介:
武田晴人,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名誉教授,经济学博士(东京大学),研究方向为日本经济史、财阀史、经营史等,代表作有《日本产铜业史》《日本人的经济观念》《日本近现代史8 高速增长》等。
译者:王广涛,名古屋大学法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外交思想史、当代日本政治与外交及中日关系,著有《冷战后日本的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译有《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日本政治学》等。
中文版自序
前言
1 幕末维新的危机:富豪们的明治维新
2 政商的诞生:政府孕育的商机
3 政商的资金源:事业与资金的际遇
4 告别政商:多元化经营的挑战
5 家政改革与家宪:“总有制”的智慧
6 康采恩化与控股公司:巨型组织的成立
7 职业经理人的登场:现场的智慧与管理
8 商社热及其破产:“大正泡沫”的资产负债表
9 铃木商店的挫折:借款依存与组织改革的欠缺
10 三大财阀的霸权:控股公司支配的网络
11 恐慌与购买美元:财阀批判的背景
12 财阀的“转向”:改革的姿态与内部资本市场
13 战时体制与财阀:出资者利益优先的结构
14 财阀解体:战争责任的追究
15 企业集团与财阀:“三等重役”与交叉持股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政府动动手指,商人的经营权利和营业自由就会摇摇欲坠。在这一特有的时代背景下,即使腰缠万贯的富豪也不免为明日的生存担忧。 (查看原文)
鮀城書蠹
6赞
2021-08-10 08:43:42
—— 引自章节:1 幕末维新的危机:富豪们的明治维新
一战的经济热主要体现在对外出口的热潮。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来自内需或出口两种形式,这两者中的任意一者或二者同时扩大则可以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以设备投资(即投资带动投资)为中心的内需扩大型增长方式。一战期间则是通过快速的出口扩张主导经济增长。出口扩大的原因在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对手如英国、德国等忙于欧洲的战事无暇顾及亚洲的市场。这让日本在此前依赖于进口的商品被迫实现自给自足,同时也是繁荣国内产业的重要机遇。当然,更重要的是,日本迅速增加了以亚洲为主要销售市场的棉制品出口。过去在与英国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日本,利用英国短暂退出亚洲市场的间隙迅速填补了空白,大幅增加了出口。
此外,在欧洲的交战国看来,全世界范围内能够提供战争供给品的只有美国,日本次之。除此之外的其他国家并没有生产战争必需品的工业设备和技术,以军需品为中心的订单络绎不绝。也就是说,除了对手退出了市场竞争,针对英国等协约国的军需品订单也让日本在战争期间聚敛了财富。出口的增加意味着以出口品生产为中心的产业成长,以及相关贸易商社数量的迅速增加。
出口领域带来的高利润造就了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产品运输带动了海运业的崛起,对船只需求的增加刺激了造船业的发展,而造船所需的钢铁等产业亦随之繁荣。这种相关产业链条的繁莱渗透到日本经济的各个领域。
这是日本经济热出现的根本原因。一战期间被称为“暴富的时代”,“造船暴富”“矿山暴富”等各类暴富的产业随之涌观。此前一直依赖德国进口的药品、肥料等价格暴涨,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亦产生了暴富效应。
富豪们挥金如土的逸事不绝于耳。有富豪在家中的树木上安装电灯,廊柱上安装电话,亦有富豪一掷千金邀请大阪的艺伎组团豪游朝鲜。当时有报纸刊登了一副讽刺漫画,讲的是一位富豪因嫌弃廊灯过暗就点燃百元纸钞代替灯光照明的故事… (查看原文)
康一來
2024-04-18 09:55:03
—— 引自章节:8 商社热及其破产:“大正泡沫”的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