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下卷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牛津大学政治学元老阿兰•瑞安历时30年写作,完成了这本汇集毕生研究和教学经验的政治思想通史。这是献给大众读者的一门生动详尽的政治思想课,一部政治学领域最新的集大成之作。

政治的历史,就是对“人如何治理自身?”孜孜不倦的追问。以此为出发点,本书呈现了一部绵延2500年的政治思想史话。古往今来,众多思想伟人、战争、革命、思潮,一次次革新了人们关于自由、公平、民主、幸福、平等的观念,也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与发展轨迹。作者用丰沛的史料与学识,深入浅出,侃侃而谈。

上至希波战争引发的政治争议,下到现代的环保、反恐议题,人类的政治传统在数千年的思索、斗争与试错中一路走来。本书力求在历史中读懂思想,在思想中洞悉历史:从政治家们的争论、决策,到改变世界的战争与革命,了解曾经人们的政治理念,才能明白他们为何那样行事。

从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柏拉图,到近现代的韦伯、罗尔斯,作者同样讲述了众多伟大思想家的简要生平,以及最具影响力的观点。后见之明也是本书的旨趣之一:如果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马克思等人天上有知,看到他们的创见在后来历史中的样子,会有怎样的评论和反思?

想知道今天的我们为何这样思考,社会为何如此运作,就来这里寻找答案吧!一览人类观念的传承之路,《论政治》将是你开启博古通今的大视野、学会独到地“论政治”的起点。

(下卷内容简介)

我们可以认为,《论政治·下卷》的讲述始于现代政治学的诞生和“主义”之争的开始:随着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功利主义、社会主义等学说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在思想与时代的交锋中,发生了民主革命、帝国主义扩张、社会主义兴起、法西斯主义肆虐等政治大现象。在经历了众多进展与挫折后,世界逐渐成了今天的样子。同时,全球化、环境问题和恐怖主义等新形势,又为人类治理自身带来的新的问题。

***【编辑推荐】***

1. 历时30年写作,牛津大学政治学老教授阿兰•瑞安毕生研究和教学经验的结晶。刘擎、周濂、哈罗德•布鲁姆、史蒂芬•格林布拉特等中外学者一致推荐。

2.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册(《论政治(下卷):从霍布斯至今》即将出版),是继乔治•霍兰•萨拜因的经典《政治学说史》之后,政治思想研究界的最新通史著作。相比萨拜因1937年的作品,瑞安的这本书站在历史的更高处,在21世纪的新视角之下重整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图景。

3. 《论政治》为所有爱好历史、关心政治现状的读者所作;虽说是政治思想史,这本书并不是一本集合“谁,在什么时间,有什么著作,表达了什么思想”的政治思想教本。不铺陈概念,也不纠缠理论——相反,它带领你在历史中读懂思想,在思想中洞悉历史。如作者所说,书中的历史和观念深度讨论,止于“我们如何治理自身”这个公共问题的深度。

4. 当然,本书少不了对数十位政治思想巨人介绍。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读罢本书,你能够拿起任何一本政治学经典读得津津有味,谈得头头是道,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5. 一览人类观念的千年传承,从人类政治历程中寻找解决当今问题的资源。从雅典的城邦民主和波斯的专制,到当今世界的反恐政治和国际政府,本书是21世纪时代全新的立意下反观的政治思想史。作者以此讲授了当代人必需的政治历史视野和大局意识。

作者简介:

阿兰•瑞安(Alan Ryan),政治学家、政治评论家、英国国家学院院士。

他生于1940年,1988年开始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教授,1996年至2009年间,担任牛津大学新学院(New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院长。之后,他还陆续执教 于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系和斯坦福大学哲学系,2015年退休。

瑞安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跨越政治理论、哲学和法学,专攻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并且是约翰•斯图尔特•穆勒、约翰•杜威思想研究方面的权威。同时,瑞安也是一个关心公共事务的学者,针对世界的政治时事发表过大量的讲座与评论,并长期为《纽约书评》《伦敦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写书评和时事评论。

林华(译者),联合国高级翻译,在联合国总部工作30余年,现为同声传译中文组负责人。主要译著、合译著包括《论中国》《世界秩序》《从黎明到衰落》《战争史》《地狱之行》等。

前言…………001
·
下 卷:从霍布斯至今
第一部/ 近代社会…………011
第十二章:托马斯•霍布斯…………013
第十三章:约翰•洛克与革命…………062
第十四章:共和主义…………113
第十五章:卢梭…………154
第十六章:美国的创立…………206
第十七章:法国大革命及其批评者…………250
第十八章:黑格尔:作为精神产物的近代国家…………292
第十九章:功利主义:杰里米•边沁与
詹姆斯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父子…………340
第二十章:托克维尔与民主…………379
第二十一章:卡尔•马克思…………426
第二部/ 马克思之后的世界…………469
第二部前言…………471
第二十二章:20 世纪及之后…………476
第二十三章:帝国与帝国主义…………508
第二十四章:社会主义的各种形式…………550
第二十五章:法西斯主义与独裁…………586
第二十六章:现代世界中的民主…………615
第二十七章:全球和平与人类未来…………652
·
致谢…………691
注释…………693
参考文献…………707
延伸阅读…………718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之所以说近代自霍布斯开始,依据如下。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实质上是回顾性的。他理想中的成功政权是罗马共和国关于是什么造就了罗马的成功,他的想法与波利比奥斯别无二致,也会得到伯里克利的赞成。罗马社会稳定,依法治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罗马公民忠诚、勇敢、自律,富有公共精神。马基雅维利对罗马在思想、文学、艺术与建筑方面的辉煌成就只字不提,只抱怨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仿制古代雕像,却不效仿古代的伟人。虽然马基雅维利的《论李维》( Discourses)是对李维所著《罗马史》( History of Rome)的评论,但是,他没有近代的历史感,并不认为历史的前进不可逆转,随着祖先离我们日渐遥远,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也日渐困难。对他来说,历史是储存范例的仓库;他的基本思想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有效的东西,放在任何地方都会依旧有效。 (查看原文)

FACT
2018-08-19 23:10:41

—— 引自第14页

虽然霍布斯不像晚些时候的作家那样信奉进步,也没有像他曾经的雇主弗朗西斯・培根那样热情赞颂使人的处境大为改善的科学,但是,他清楚地知道,文明与非文明世界,也就是17世纪时英国与美洲土著的世界之间的差別,是政治上、思想上和广义的技术上的差别。马基雅维利怀疑火药的价值,因为罗马人没有火药。霍布斯则确信,17世纪的人的知识比他们的祖先广博许多。
然而,若是说开启了近代政治思维的不是霍布斯,而是马基雅维利,也绝非荒诞无稽。它至少有两条言之成理的根据:第一,马基雅维利宣称,政治是一项自立的人类活动,有自己的套规则与成败标准,那些标准并非源于自然法,也不依附于基督教的宇宙论。至少从政治哲学家的著述中可以看出,古典世界与中世纪世界都将政治置于道德与形而上学的框架内,用超验的标准,而不仅是尘世间的成败来予以评判。马基雅维利则坚持说政治领域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获得、保持和行使权力。政治成功全靠手腕,政治分析就是对政治手腕的分析。第二(这条实质上是对这个思想的进一步引申),马基雅维利没有侧重于陈述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而是一反旧有的观念,不承认管理着人类的自然法不仅为人的公共行为,而且为私人行为也确定了合达性的准。这些主张有一定的力量,尽管很难想得出,在马基雅维利认为为了保障国家或统治者的安全应当宽恕的恶行中,有哪些是在他之前的思想家不予宽恕的。雅典人消灭米洛斯人时奉行的自然法并非基督教或斯多葛派所说的无所不包的道德法,而是无情的“国家理由”( raison d’etat)-通常认为马基雅维利是这个词的发明者。如果认为是霍布斯开启了近代政治思维,并认为这种思维包括了关于自然法的新观点,那么霍布斯与马基雅维利迥然不同的就是,霍布斯对自然法及其哲学地位做了明确清晰的论述, 而马基雅维利对此则绝口不提,未发表任何意见。 (查看原文)

FACT
2018-08-19 23:13:48

—— 引自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