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该书对中国的科举制度的起源和作用做了考察,详细介绍了科考中的县试、院试、岁试和科试、乡试、会试、殿试、武举科和制科等各级考试。最后,作者从科举制的理想与现实、落榜者的痛苦与反抗、科举制的终结、科举制的功绩等方面,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作者简介:
宫崎市定(1901—1995),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曾荣获日本学士院奖和法兰西学院颁发的儒莲奖。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有《中国史》《科举》《九品官人法研究》《亚洲史概说》等。他的生前著述全部结集为《宫崎市定全集》(共25卷)。
序 论…………………………………………………………………… 1
备考学习………………………………………………………………… 5
县试——学校考试之一………………………………………………… 12
府试——学校考试之二………………………………………………… 22
院试——学校考试之三………………………………………………… 24
岁试——学校考试之四………………………………………………… 32
科试——科举考试之一………………………………………………… 38
乡试——科举考试之二………………………………………………… 40
举人覆试——科举考试之三…………………………………………… 73
会试——科举考试之四………………………………………………… 75
会试覆试——科举考试之五…………………………………………… 82
殿试——科举考试之六………………………………………………… 84
朝考——科举考试的后续…………………………………………… 116
武科举——科举的别科……………………………………………… 119
制科——比科举标准更高的考试制度……………………………… 124
对于科举的评价……………………………………………………… 128
后 记………………………………………………………………… 151
参考文献……………………………………………………………… 156
科举年表……………………………………………………………… 157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中国社会在从唐代向宋代过渡的过程中,完成了飞跃性的发展,完全抛弃了旧有形态,然而它的本质终究是生产力的升级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富积累。如同欧洲近世初期的资产阶级(bourgeoisie),从宋代开始,那样的阶层在中国就已经形成了。 (查看原文)
Parts Unknown
2赞
2019-11-30 23:34:55
另外,各次考试虽然都不征收考试费,但其附带的开销是很大的。特别是住在多下的人,为了参加乡试,除了往返一省首府的旅费和住宿费之外,给考官的谢礼、负责人员的小费以及宴会费和交际费都必不可少。再之后如果为了参加会试、殿试去京城的话,费用就越发地增多。明代后半期的16世纪,据说这笔费用大约是白银六百两,若是用当时的一两白银购买大米的话,换算成如今的日本货币大约需要一万日元,所以六百两就相当于六百万日元的数额。现在如果有这些钱的话,一对夫妇就可以轻松地环游世界了。实际上当时从中国的腹地去北京也确实是如同今天环游世界程度的大旅行,这笔开销不是过于贫穷之人所能够承受的。 (查看原文)
千船
1赞
2020-06-05 12:46:42
—— 引自章节:对于科举的评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