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經濟長久繁榮的關鍵,竟然是政治!

問世十年後,仍是解釋力最強的經典之作

窮國之所以窮,不是因為地理或文化,而是制度選擇的結果!

『應該列為政治人物及所有關心經濟發展的人的必讀書目。』

────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作者

為什麼有些國家十分富裕,有些國家卻異常貧困?帶來繁榮富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富裕的社會能夠一直繁榮下去嗎?

作者的研究顯示,窮國之所以貧窮,不是由於命定的地理因素,也不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祟,繁榮富裕的關鍵在於社會選擇採行何種政治經濟制度。

一個社會若能將經濟機會與經濟利益開放給更多人分享、致力於保護個人權益,並且在政治上廣泛分配權力、建立制衡並鼓勵多元思想,作者稱為「廣納型制度」,國家就會邁向繁榮富裕。反之,經濟利益與政治權力若只由少數特權菁英把持,作者稱為「榨取型制度」,則國家必然走向衰敗,即使短期之內出現經濟成長,卻必定無法持續。

數千年的全球歷史說明了,制度可以往更具廣納性的方向移動,也可能會倒退回較具榨取性的狀態,淺層的民主也可能被綁架成為實質的權貴政治。

作者將備受推崇的多年學術成果,化為架構完整順暢易讀的一般讀物。他們以全球史為素材,運用嚴謹的經濟學分析與政治學洞見,幾乎全面檢視歐美亞非等地的歷史發展,並提出簡潔有力的理論解釋。對於臺灣當前的內外處境,此書恰是幫助我們釐清方向的重要啟示。

★全書內含16頁彩色照片

作者简介:

德隆·阿西莫格鲁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基利安经济学教授。2005年,他获得了奖给40岁以下对经济学思想和知识做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詹姆斯·A. 罗宾逊,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是哈佛大学的大卫·弗罗伦斯政府学教授。世界著名的拉美和非洲问题专家,他长期在博茨瓦纳、毛里求斯、塞拉利昂和南非工作。

十週年版導讀/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初版導讀/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特聘教授)
序言
第1章 很靠近卻很不一樣
第2章 無效的理論
第3章 富裕與貧窮的形成
第4章 小差異和關鍵時期:歷史的重量
第5章 「我已見過未來,它行得通」:榨取制度下的成長
第6章 漸行漸遠
第7章 轉折點
第8章 別在我們的領土:發展的障礙
第9章 倒退發展
第10章 富裕的擴散
第11章 良性循環
第12章 惡性循環
第13章 當前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第14章 打破窠臼
第15章 理解富裕與貧困
致謝
資料來源
引用書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As we will show, poor countries are poor because those who have power make choices that create poverty. They get it wrong not by mistake or ignorance but on purpose. To understand this, you have to go beyond economics and expert advice on the best thing to do and, instead, study how decisions actually get made, who gets to make them, and why those people decide to do what they do. This is the study of politics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 [A]chieving prosperity depends on solving some basic political problems.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economics has assumed that political problems are solved that it has not been able to come up with a convincing explanation for world inequality. Explaining world inequality still needs economics to understand how different types of policies and social ar… (查看原文)

f
4赞
2013-01-07 04:04:10

—— 引自第68页

不过,在英国,尽管有勒德派的反对,工业化还是不断前进,为贵族尽管实际上也反对工业化,但都受到了限制。在奥匈帝国和俄国,独裁君主和贵族因工业化遭受的损失更大,所以集体阻挠了工业化。结果,奥匈帝国和俄国的经济缓步不前,落在了其他欧洲国家的后面,而这些国家,经济在9世纪实现了腾飞。
不论特定集团是成功还是失败,一条教训是明显的:权势集团通常都反对经济进步,反对繁荣的发动机。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制造更多更好的机器、更多更好的受教育人民增长的过程,而且还是与广泛的创造性破坏相关的转型和打破稳定的过程。因此,只要没有预期经济特权会丧失的经济受损者,以及担心政治权力会丧失的政治受损者的阻碍,增长就会发生。
争夺稀缺资源、收入和权力的冲突转变成了博奔规则和经济制度的冲突,它们决定了经济行为和准从中受益。只要存在冲突,所有派别的愿望就无法同时满足。有人会被击败、被挫败,其他人将会成功,保住自已的成果。冲突中的赢家对于国家的经济路线将产生根本的影响。如果抵制增长的集团成为赢家,它们就能成功地阻止增长,经济就会停滞。 (查看原文)

海上的卡妇卡
2赞
2025-05-06 18:40:18

—— 引自章节:3. 贫富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