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精装)是研究苏州园林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总论和实例两部分。其中总论部分介绍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实例部分共介绍15个园林实例。包含黑白照片约500张,墨线图300幅,文字约5万字。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野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东南最早私园为东晋苏州顾辟疆园。由于苏州具有经济、文化、自然等优越条件,因而园林得以发展。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苏州园林迭有兴废,至全国解放后,始广为维修,累代名园遂双双复重丽。《苏州古典园林》(精装)适用于建筑、园林、环境艺术等相关专业人员。
作者简介:
刘敦桢(1897年9月19日-1968年5月10日),字士能,号大壮室主人。湖南新宁人。他是中国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史学的开拓者,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中国现代建筑学的重要奠基人,中国建筑学教育的重要开创者。
总论
一 绪论
二 布局
三 理水
四 叠山
五 建筑
六 花木
实例
一 拙政园
二 留园
三 狮子林
四 沧浪亭
五 网师园
六 怡园
七 耦园
八 艺圃
九 环秀山庄
十 拥翠山庄
十一 鹤园
十二 畅园
十三 壶园
十四 残粒园
十五 王洗马巷七号某宅书房庭院
总论·图版
一 绪论
二 布局
三 理水
四 叠山
五 建筑
六 花木
实例·图版
一 拙政园
二 留园
三 狮子林
四 沧浪亭
五 网师园
六 怡园
七 耦园
八 艺圃
九 环秀山庄
十 拥翠山庄
十一 鹤园
十二 畅园
十三 壶园
十四 残粒园
十五 王洗马巷某宅庭院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建筑类型常见的有:廳、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等⋯多围绕山、池布置,房屋之间常用走廊串通,组成观赏路线。各类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外,还与周围景物和谐统一,造型参差错落,虚实相间,富有变化。
厅堂多位于园内适中地点,周围绕以墙垣廊屋,前、后构成庭院,是园林建筑的主体。厅堂造型比较高大宏敞,装修精美,家具陈设富丽,在反映园主奢靡生活方面,具有典型性。⋯可观赏周围景物的四面厅,多建于环境开阔和风景富于变化的地点,四周门窗开朗,并绕以檐廊,既可在厅内坐观,又便于沿廊浏览⋯书斋、花厅环境要求安静,常与主要景区隔离,自成院落,在建筑处理上则另有一种格调。⋯至于亭、榭、曲廊,主要供休憩、眺望或观赏游览之用,同时又可以点缀风景,所以此类建筑多设于山巅、水边或园林四周,所谓“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就是这种手法的表述。
园林建筑的造型与组合,都求其轻巧玲珑,富有变化,建筑形式亦无定制。普通住宅房屋,多用三间五间,惟有园林建筑,一室半室,随宜布置。结构采用斗栱的极少,装修亦不雕鸾贴金,力求朴素大方。
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大都开敞流通。尤其是各种院落的灵活处理,以及空廊、洞门、空窗、漏窗、透空屏风、槅扇等手法的应用,使园内各建筑之间,建筑与景物之间,既有分隔,又达到有机联系,融为一体。
园林建筑的色彩,多用大片粉墙为基调,配以黑灰色的瓦顶,栗壳色的梁柱、栏杆、挂落,内部装修则多用淡褐色或木纹本色,衬以白墙与水磨砖所制灰色门框窗框,组成比较素净明快的色彩。而且白墙既可作为衬托花木的背景,同时花木随着日照位置和阳光强弱投影于白墙上,可造成无数活动景面。 (查看原文)
luze
1赞
2021-12-08 22:31:12
—— 引自章节:五 建筑
这些園林大多数集中在城内,又以观前和閶门之间的地区数量最多,观前与东北街之间次之,城东南部又次之。推其原因,主要是园主生活方便,园林必使紧靠住宅,住宅又以水陆交通便利与接近商业中心为宜,因而形成上述情况。 (查看原文)
luze
1赞
2021-12-08 22:31:12
—— 引自章节:一 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