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上、下)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现在浙江杭州)或庐陵(现在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催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催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其中人物善於用計使詐,處心積慮、勾心鬥角,作為應該“知天命”的老人應該安度晚年,不能整天想着算計別人,對自己身心無益。(摘自维基百科) (查看原文)

sonsmall
15 回复
42赞
2012-06-10 14:33:20

—— 引自章节:老不看三国?

1. 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

2. 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3.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4. “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

5. 玄德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6. “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7. 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

8. “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

9. 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

10. 遂邀腾入书院,取诏示之。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

11. “此微何人所作?”洪曰:“闻是陈琳之笔。”

13. 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着裤,颜色不变。

14. 平知事已泄,纵步向前,扯住操耳而灌之。操推药泼地,砖皆迸裂。

15. “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

16. “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17. 滚鞍下马。

18. 所杀八万余人,血流盈沟,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19. 授乃于营中盗马,欲归袁氏。操怒,乃杀之。授至死神色不变。操叹曰:“吾误杀忠义之士也!”

20. 丰曰:“吾固知必死也。”狱吏皆流泪。丰曰:“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21. 如迅风之扫秋叶也。

22. 遂令曹不纳之。

23. 操到易州时,郭嘉已死数日,停柩在公廨。

24. “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日月磋跎,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25.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26. 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往来莫测,不知去所。”
… (查看原文)

寒清
1 回复
4赞
2015-06-23 13:09:41

—— 引自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