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的主题是当下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竞争。竞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今天中国乡村社会的繁荣与富裕。但是竞争也造成了裂变和焦虑。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面对的是怎样的竞争情势,竞争又会给农民个体、家庭、乡村、城市,甚至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本书通过几年来与华中乡村研究团队的集体调研,按照“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南北社会”“村庄竞争”“收入结构”等五个维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研究,鲜活地呈现了乡村社会变迁的内在的机制与逻辑,为我国的三农问题的决策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简介:
杨华,社会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基层治理研究。已出版《绵延之维:宗族性村落的意义世界》《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农村阶层关系研究》《陌生的熟人》《县乡中国》等。
序:经验研究需要想象力(郭亮)
研究缘起
一、农村婚姻
谁是婚姻挤压的对象
“天价彩礼”的机制与逻辑
市场机会、婚姻成本与代际支持
东部何以产生“剩女”
农村婚姻稳定的条件是什么
农村婚姻稳定的三种类型
何以姻亲偏重
二、家庭关系
成都平原农村家庭关系的性质及其影响
抚养、教育与婚配:农村父代的责任
目标、劳动力配置与财产制度
家庭演进的三个阶段:政治、经济与情感
老年劳动力的市场机会
什么人才算是老人
老年人的精神负担
女儿养老的伦理构建
三、南北社会
政治、人情与强人
农村人情竞争的区域差异
南方村落中的懒汉
孝昌农村“分裂的宗族”
农村公事中家族代表的虚与实
“乡贤”归根的难处
基层找谁做工作
四、村庄竞争
新乡贤的资源由谁来承接
面向年轻人的村庄竞争
信仰的分化
农民打麻将的三重境界
修路改变观念
时空压缩的农民分化
村庄竞争、资源调动与压力的承受者
五、收入结构
地租经济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求解餐桌上的大量浪费现象
经济作物与农村中等收入水平
代际分工与农民家庭收入
农村的“收入断裂带”
农村的“中等收入线”
农民收入的“天花板效应”
东中西差异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但事实是,在南方农村,父代将子代养大成人之后,对子代的责任就变弱,特别是在子代成婚之后,就从对子代的付出转为向子代要求回馈,子代对父代的责任增大。 (查看原文)
Aloysius
1 回复
2022-08-17 14:18:12
—— 引自章节:“天价彩礼”的机制与逻辑
书中谈及的婆媳矛盾,曾经是农村显著的家庭矛盾。从个体经验出发,无论婆婆还是媳妇,都会把她们的不和归结于对方性格、为人处世上的缺陷。而家庭的差异,又使这种矛盾被认定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在一个更高层面看待这些鸡毛蒜皮的家庭琐事,就会发现,曾经尖锐化普遍化的婆媳矛盾,正是农村家庭结构核心化的微观缩影。当前农村婆媳关系缓和、趋好,其实是打工背景下代际关系离散化的结果。由于不再“同居共财”,婆媳互动锐减,矛盾纠纷数量大幅下降。亲密关系孕育矛盾,婆媳矛盾减少透视着农村家庭形态的又一次重大变迁。 (查看原文)
Oleg the kafir
2022-08-18 09:00:13
—— 引自章节:序:经验研究需要想象力(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