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通识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的。本书力求成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政治学普及入门读物。这部书正是为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而写的。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作者简介:

包刚升,浙江海宁人,执教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曾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从事访问研究,其学术专著《民主崩溃的政治学》获评“《新京报》2014年年度社科书”及“《纽约时报》2014年19本中文好书”。

第1讲 什么是政治?/ 11.1
1.1政治是国家兴衰的关键/ 3
1.2中国人的政治观/ 7
1.3孔子与韩非政治观的分野/ 9
1.4古希腊人如何理解政治? / 11
1.5西方的现实主义政治观/ 15
1.6理解政治的当代观点/ 19
(推荐阅读书目)/ 21
第2讲 政治学:智者如何思考?/ 23
2.1岛屿的寓言:谁之统治?何种秩序?/ 25
2.2什么是政治学?/ 34
2.3古希腊与古罗马的传统/ 37
2.4从“黑暗时代”到启蒙时代/ 43
2.5经验研究范式的兴起/ 50
2.6从政治科学到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51
(推荐阅读书目)/ 58
第3讲 意识形态大论战/ 59
3.1政治观点背后的意识形态/ 61
3.2现代意识形态的兴起/ 63
3.3什么是自由主义?/ 69
3.4古典自由主义的大师们/ 72
3.5自由主义的演进与嬗变/ 75
3.6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79
3.7什么是保守主义?/ 84
3.8撒切尔夫人改革与里根革命/ 90
3.9什么是社会主义?/ 92
3.10从民主社会主义到新工党/ 94
3.11意识形态论战的场域/ 97
(推荐阅读书目)/ 104
第4讲 政治生活中的国家/ 105
4.1世界版图上的国家/ 107
4.2国家起源的逻辑:安全与暴力/ 109
4.3从封建主义到现代国家/ 111
4.4理解国家的不同维度/ 115
4.5国家理论的不同流派/ 118
4.6国家构建与国家能力/ 120
4.7国家能力的不同视角/ 123
(推荐阅读书目)/ 126
第5讲 不同的政体:民主、威权与极权/ 127
5.1全球视野中的政体类型/ 129
5.2什么是民主政体?/ 132
5.3民主政体的治理细节/ 137
5.4民主模式的多样性/ 139
5.5民主的悖论与被误解的民主/ 141
5.6威权主义政体的逻辑/ 147
5.7极权主义政体的逻辑/ 150
(推荐阅读书目)/ 154
第6讲 政府结构与政治制度/ 155
6.1如何理解政府机构?/ 157
6.2政治系统与官僚系统的比较/ 160
6.3政府形式:议会制、总统制与半总统制/ 163
6.4议会制“大战”总统制/ 168
6.5公民投票与选举行为/ 173
6.6不同选举制度的逻辑/ 178
6.7如何理解现代政党?/ 182
6.8政党体制的不同类型/ 186
6.9央地关系:联邦制与单一制/ 189
6.10制度设计与宪法工程学/ 192
(推荐阅读书目)/ 194
第7讲 法治与公民权利/ 197
7.1国王可以强拆吗?/ 199
7.2政府有权捕杀禽类吗?/ 200
7.3宪政与宪法的基本问题/ 202
7.4宪政与司法审查/ 209
7.5法律体系与司法系统/ 215
7.6公民权利与《世界人权宣言》/ 217
(推荐阅读书目)/ 220
第8讲 民主转型的政治逻辑/ 221
8.1民主转型遭遇僵局?/ 223
8.2如何理解民主转型?/ 225
8.3民主史:从雅典、英国到现代/ 226
8.4现代化导致民主化?/ 230
8.5驱动民主转型的阶级力量/ 233
8.6政治文化重要吗?/ 236
8.7影响转型的国际因素/ 241
8.8转型政治中的精英行为/ 244
(推荐阅读书目)/ 247
第9讲 如何参与?为何抗争?/ 249
9.1什么是政治参与?/ 251
9.2政体类型与政治参与/ 253
9.3投票与选举权的普及/ 254
9.4独自打保龄?/ 258
9.5社会运动与非暴力抗争/ 259
9.6如何理解社会运动?/ 263
9.7市民社会理论/ 266
(推荐阅读书目)/ 269
第10讲 政治文化真的起作用吗?/ 271
10.1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273
10.2托克维尔论政治文化/ 275
10.3阿尔蒙德与公民文化/ 278
10.4英格尔哈特: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 280
10.5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 289
(推荐阅读书目)/ 291
第11讲 民族主义与族群政治/ 293
11.1什么是民族主义?/ 295
11.2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理论/ 299
11.3民族国家与族群政治/ 300
11.4族群政治与政治发展/ 303
(推荐阅读书目)/ 307
第12讲 暴力、革命与内战/ 309
12.1政治的两幅图像/ 311
12.2政治暴力与常见的暴力现象/ 312
12.3政治暴力的类型与逻辑/ 316
12.4国家与社会革命/ 319
12.5内战的理论解释/ 323
(推荐阅读书目)/ 328
第13讲 经济增长与国家治理的政治学/ 329
13.1蛋糕政治定律/ 331
13.2作为微观基础的经济人假设/ 333
13.3私人部门治理/ 334
13.4公共部门治理/ 337
13.5激励结构与经济增长/ 339
13.6腐败的政治经济学/ 346
(推荐阅读书目)/ 348
第14讲 如何做政治科学研究?/ 349
14.1你凭什么相信?/ 351
14.2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观点/ 352
14.3社会科学研究的常见谬误/ 354
14.4什么是科学与科学方法?/ 356
14.5社会科学需要探索因果关系/ 357
14.6社会科学与变量语言/ 359
14.7比较研究的主要方法/ 361
14.8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类型/ 363
14.9“研究九问”与“洋八股”/ 368
(推荐阅读书目)/ 371
后记/ 37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主要的现代意识形态均诞生于欧洲,所以意识形态的而兴起需要在欧洲的历史背景中解读。从14世纪开始,一直延伸到16-17世纪,欧洲经历了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政治社会意义,一方面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文献的重新发现,所以被称为“复兴”;另一方面是对人性看法的改变,整个思潮逐步趋向于重视“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后来,在16-17世纪,欧洲很多地区又经历了以德国为发源地的宗教改革。随着新教的兴起,过去普通教徒与社会、与神职人员的关系被改变了。每个普通人都有权阅读《圣经》,都可以直接跟上帝沟通和对话,而新教不再认为天主教会有权垄断诠释《圣经》与上帝旨意的权力……由于启蒙运动的兴起,欧洲人开始对人的理性有了重新的认识。康德说,”启蒙运动的口号”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的理智”。正是这种对人性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对人类理性的重新发现,人本身的地位被抬高到过去从未有过的高度。 (查看原文)

Kiyoko🌲
6 回复
14赞
2021-02-14 17:15:38

—— 引自章节:3.2现代意识形态的兴起/ 63

意识形态的概念是法国哲学家德,特雷西首先提出来的,最初的用法是指“观念的科学”。马克思在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政治化了。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因而具有比较强的欺骗性,其目的是为了让被统治阶级主动服从统治阶级的统治。所以,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而现在的政治学研究中,通常把意识形态作为一个中性的词汇来处理,但是毫无疑问它仍然跟政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查看原文)

Kiyoko🌲
6 回复
14赞
2021-02-14 17:15:38

—— 引自章节:3.2现代意识形态的兴起/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