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跟随世界法医鼻祖宋慈破奇案、洗冤情、寻真相!
–
★古风悬疑推理神作
★微信读书超18.8万人阅读,8000多人点评,推荐值超91%,点评人中,每10个读者就有9个推荐本书
★火爆微博、小红书、朋友圈、悬疑圈
★《唐朝诡事录》编剧、原著作者魏风华力荐
–
世界法医鼻祖宋慈,生平为何不见史书记载?今天我们能了解宋慈,多亏宋慈挚友刘克庄。本书讲述的正是宋慈和好友刘克庄携手探案的生死友谊。
南宋开禧元年,时年二十岁的宋慈,正在太学读书,却无意中卷入一起案件。自小跟随父亲学习验尸推案的宋慈,被责令限期破案。随着走访勘查的深入,他发现案件背后还有案件,冤情背后还有冤情,真相背后还有真相。所有线索最后都指向了多年前的一起案件,而这起旧案不仅埋藏着宋慈家族的秘密,还关系着国家的安危。
翻开本书,跟随宋慈和刘克庄一起勘查现场,破奇案、洗冤情、寻真相。
–
※编辑推荐:
太学岳祠案、西湖沉尸案、骷髅爬坡案等十多起案件;烧死、勒死、服毒、溺水等二十多种死法;验伤、验尸、验骨等五十多项检验手段……跟随世界法医鼻祖宋慈回到南宋临安,一起洗冤禁暴、追查真相。
书中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埋藏着重要线索;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可能是破案的关键一环;看似毫无干系的案件,最后才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小说情节曲折,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反转反转再反转,烧脑、刺激、过瘾。不看到最后一页,你永远不知道真相!
作者简介:
巫童,乐山人,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学院,曾任某电视台法制栏目记者。自小对宋慈产生兴趣,通读《宋史》《洗冤集录》《折狱龟鉴》《宋刑统校证》等近千万字史料,又广泛涉猎中医、饮食、诗词等领域,五年筹备,五年创作,七易其稿,只为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宋慈及其法治精神。
曾出版《暗杀1905》《魔术会》等系列小说,均由一线影视公司改编中。
001 引子
005 第一章 太丞之死
022 第二章 无名尸骨
082 第三章 红颜薄命
116 第四章 限期破案
142 第五章 牵机之毒
175 第六章 起棺开坟
191 第七章 穴位杀人
212 第八章 蛤蟆附骨
232 第九章 拨云见日
258 第十章 寻根究底
275 尾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宋慈见往来行人大多成双成对,忽地想起才华堪比李清照的女词人朱淑真生前便是住在保康巷一带,心中一动,想到了朱淑真的词作《元夜》。眼前是“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的盛景,心中是“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的念想,最后化作“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感慨,宋慈此时此刻面对这如昼花市时的所思所想,一如当年的朱淑真。 (查看原文)
橙吱-
2024-07-18 14:01:37
—— 引自章节:022 第二章 无名尸骨
宋慈将一直提在手中的布裹放在地上,打开来,里面是一只装满清水的水袋、一只碗和一个瓦罐,此外还有一把很小的铲子,以及几个皂角。他在附近找来几块石头,就地垒成一圈,将瓦罐放在上面,倒入一些清水,再放入掰碎的皂角。刘克庄拾来一些干柴,在瓦罐下生起了火。干柴噼里啪啦地燃烧着,如此煮制了一阵,一罐皂角水便煮好了,宋慈将皂角水倒入碗中放凉。
宋慈将瓦罐清洗干净,又倒入一些清水,然后在土坑周围选了几个位置,用铲子各取了一些土,一并放入瓦罐之中,搅拌均匀,好好一罐清水很快变成了泥浆。他从怀中摸出早就准备好的一支银针,将其放进泥浆之中,然后将瓦罐封了口。
如此静置了好一阵子,宋慈揭开封口,将瓦罐里的银针取出来。银针上裹满了泥浆,揩拭干净后,只见银针色泽依旧,并未变色。由此可见,土坑周围的泥土是没有毒的。 (查看原文)
橙吱-
2024-07-18 14:04:55
—— 引自章节:022 第二章 无名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