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以《苏菲的世界》一书,奠定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执著于人的本质与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与思考;设立挪威环境与发展奖项——“苏菲奖”。
译者简介: 萧宝森,台湾辅仁大学讲师,现居美国,专职翻译。出版有《苏菲的世界》等。
插图作者简介: 孙懿欢,生于1982年,自幼习画,毕业于法国图卢兹高等美术学院视觉传播系、获得法国文化部“造型表现高等国家文凭”研究生,之后在巴黎八大当代艺术与审美学专业深造、游历欧洲。其“懿欢小姐Mlle Yihuan”动画片和插画照片作品在法国图卢兹艺术中心展出,获得广大好评并收录于《婚礼蛋糕Pièce montée》艺术年鉴。
伊甸园……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魔术师的礼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神 话……善与恶之间脆弱的平衡……
自然派哲学家……没有一件事物可以来自空无……
德谟克里特斯……世界上最巧妙的玩具……
命 运……算命者试图预测某些事实上极不可测的事物……
苏格拉底……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雅 典……废墟中升起了几栋高楼……
柏拉图……回归灵魂世界的渴望……
少校的小木屋……镜中的女孩双眼眨了一眨……
亚里士多德……一位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逻辑学家……
希腊文化……一丝火花……
明信片……我对自己实施严格的检查制度……
两种文化……避免在真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中世纪……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
文艺复兴……啊!藏在凡俗身躯里的神明子孙哪……
巴洛克时期……宛如梦中的事物……
笛卡尔……他希望清除工地上所有的瓦砾……
斯宾诺莎……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
洛 克……赤裸、空虚一如教师来到教室前的黑板……
休 姆……将它付之一炬……
柏克莱……宛如燃烧的恒星旁一颗晕眩的行星……
柏客来……曾祖母向一名吉卜赛妇人买的一面古老魔镜……
启 蒙……从制针的技术到铸造大炮的方法……
康 德……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浪漫主义……神秘之路通向内心……
黑格尔……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
祁克果……欧洲正迈向破产的地步……
马克思……在欧洲游荡的幽灵……
达尔文……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
弗洛伊德……他内心出现那股令人讨厌的自大的冲动……
我们这个时代……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
花园宴会……一只白色的乌鸦……
对位法……两首或多首旋律齐响……
那轰然一响……我们也是星尘……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巴洛克”这个名词原来的意思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是巴洛克艺术的典型特征。它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要更充满了对照鲜明的形式,相形之下,后者则显得较为平实而和谐。整体来说,十七世纪的主要特色就是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的张力。
当时有许多人抱持文艺复兴时期持续不坠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人过着退隐山林、禁欲苦修的宗教生活。无论在艺术还是现实生活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夸张华丽的自我表达形式,但另外一方面也有一股退隐避世的潮流逐渐兴起。”
“你是说,当时既有宏伟华丽的宫廷,也有僻静的修道院?”
“是的。一点没错。巴洛克时期的口头禅之一是拉丁谚语carpediem,也就是‘把握今天’的意思。另外一句也很流行的拉丁谚语则是mementomori,就是‘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
“在艺术方面,当时的绘画可能一方面描绘极其繁华奢靡的生活,但在角落里却画了一个骷髅头。从很多方面来说,巴洛克时期的特色是浮华而矫饰的。但在同一时期,也有许多人意识到世事无常,明白我们周遭的美好事物终有一天会消殒凋零。”
在政治方面,巴洛克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冲突的年代。当时的欧洲可说是烽火遍地。其中最惨烈的是从一六一八年打到一六四八年的‘三十年战争’,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卷入其中。事实上,所谓‘三十年战争’指的是一连串战役,而受害最深的是德国。由于这些战争,法国逐渐成为欧洲象强大的国家。”
“他们为什么要打仗呢?”
“有一大部分是由于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冲突。但也有一些是为了争夺政权。”
除此之外,十七世纪也是阶级差距很大的时代。你一定听过法国的贵族和凡尔赛宫。但我不知道你对法国人民穷困的生活知道多少。不过财富往往建立于权力之上。人们常说巴洛克时期的政治情势与当时的艺术与建筑有几分相似。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特色在于屋角与隙缝有许多细部装饰。同样的,当时政… (查看原文)
盐花
1 回复
54赞
2012-05-10 02:17:34
—— 引自章节:巴洛克时期
犬儒学派
据说,有一天苏格拉底站在街上,注视着一个贩卖各种商品的摊子。最后他说:“这些东西中有太多是我根本不需要的啊!”
这句话可以做为犬儒派哲学的注解。这个学派是在公元前四百年左右由雅典的安提塞尼斯(Antisthenes)所创。安提塞尼斯曾受教于苏格拉底门下,对于苏格拉底节俭的生活方式特别有兴趣,犬儒派学者强调,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环境的优势——如丰裕的物质、强大的政治力量与健壮的身体——之上。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赖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同时,由于幸福不是由这类福祉构成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获致幸福,更重要的是,一旦获得了这种幸福,就不可能失去它。
最著名的犬儒派人士是安提塞尼斯的弟子戴奥基尼斯(Dio—gzenes),据说他住在一个木桶中,除了一袭斗篷、一支棍子与一个面包袋之外,什么也没有,(因此要偷取他的幸福可不容易!)有一天他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晒着太阳时,亚历山大大帝前来探望他。
亚历山大站在他的前面,告诉他只要他想要任何东西,他都可以赐予他。戴奥基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闪到旁边,让我可以晒到太阳。”
就这样,戴奥基尼斯证明他比亚历山大这位伟大的将军要更富裕,也更快乐,因为他已经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犬儒学派相信,人们毋需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该因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而让自己活受罪。
于是,到了今天,“犬儒主义”这些名词的意思变成是对人类真诚的轻蔑不信,暗含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的态度与行为。
斯多葛学派
犬儒学派促进了斯多葛学派的发展。后者在公元三百年左右兴起于雅典。它的创始人是季诺(Zeno)。此人最初住在塞浦勒斯,在一次船难后来到雅典,加入犬儒学派。他经常在门廊上聚集徒众。斯多葛(Stoic)这个字就是源自希腊文stoa(门廊)这个字。这个学派后来对于罗马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就… (查看原文)
[已注销]
30赞
2014-01-26 19:26:40
—— 引自章节:希腊文明时期的四个学派: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伊比鸠鲁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