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拉康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雅克•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和理论煽动力的精神分析学家,其理论不仅在今日的文化研究及艺术批评中被广泛运用,而且在哲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也有深刻影响。本书既结合历史背景详细叙述了拉康及拉康学派的传奇,也对拉康本人庞杂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目前国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为庞大的一部专著。

作者简介:

吴琼,安徽宿松人,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要学术兴趣在西方哲学、美学、文化研究和艺术批评等领域,有译著《西方的没落》(全译本)等十余种,专著《西方美学史》等数种,并曾主编“视觉文化研究丛书”(四种)。

如何阅读拉康?——代序
上篇 拉康的事业
第一章 弗洛伊德在法国
第一节 创伤之矛
第二节 不愉快的开场
第三节 挥师巴黎
第四节 文人的实验
第二章 自我认同的罪与罚
第一节 妄想症书写
第二节 自罚性妄想
第三节 密涅瓦的猫头鹰
第三章 镜像的神话
第一节 一个失窃的文本
第二节 主体确证的时刻
第三节 终于到了镜像阶段
第四章 精神分析的政治
第一节 大决裂
第二节 狙击自我心理学
第三节 回到弗洛伊德
第四节 逐出教门
第五章 拉康的王国
第一节 光辉岁月
第二节 通关的政治
第三节 结构的街垒战
第六章 研讨班的岁月
第一节 声音的诱惑
第二节 研讨班的演进
第三节 科学的伪形
下篇 主体间性的科学
第七章 主体的真相
第一节 无意识主体
第二节 能指主体
第三节 言说主体
第四节 欲望主体
第八章 三界的拓扑学
第一节 想象界
第二节 象征界
第三节 实在界
第四节 三界的拓扑学
第九章 他者的逻辑
第一节 无意识的构成
第二节 父之名
第三节 他者的凝视
第四节 移情与爱
第十章 欲望的辩证法
第一节 他者的欲望
第二节 菲勒斯的意义
第三节 欲望图
第四节 作为欲望之因的对象
第十一章 原乐的伦理学
第一节 原乐的悖论
第二节 康德同萨德
第三节 他者的原乐
第四节 女人不存在
第十二章 话语的政治学
第一节 话语的构成
第二节 主人话语和大学话语
第三节 分析家话语和歇斯底里话语
第四节 不可能的事业
拉康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拉康说,爱只是一个隐喻,象征着两个主体结合为“一”,就像《会饮篇》中爱的神话所显明的,爱是对完整性的寻求,但根本就不存在“一”这样一个东西,在爱的相互性中,我们总是觉得他者享有更多,爱总是要求爱,要求更多的爱,要求“再来一次”,这个“再来一次”正是对他者的裂隙的命名,是对那个“非一”之在的命名……而实际上那个他人不过是支撑我们的欲望的“对象a”,是那被称作身体之实在界的东西,是他者身体上的那些洞孔、裂缝和边缘,是无法被象征化的剩余,在那里显现出来的只是一种身体原乐,一种不同于菲勒斯原乐的他者原乐。 (查看原文)

消逝风中的墓地
1 回复
14赞
2013-04-01 22:15:54

—— 引自第758页

镜像阶段是一出戏剧,是个体的形成被投射到历史之中的“时间辩证法”,这一辩证法亦是串联戏剧幕间的逻辑线。而“预期”的投射和“体验”的回溯则构成了剧中人物的行为,也决定了这个人物过去和将来的命运,即:由于他是通过预期来产生将来,通过回溯来产生过去,使得他的命运注定是被抛入的、不由自主的;又由于这一系列的预期和回溯都为ー个“虚设的复合体”、一个被整形的幻象即镜像所主导,使得这个人物注定要为虚幻的、异化的身份盔甲所困扰,其对自我的确认根本上是一种自我误认 (查看原文)

HysteriafoX
6赞
2020-07-06 14:47:34

—— 引自章节:第三节 终于到了镜像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