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威廉·文德尔班(1848—1915 ) ,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的创始人。本书作者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并对黑格尔的哲学史做出伟大的改造,确立了十九世纪“科学的”哲学史观念。书中全面而精练地描述了欧洲种种哲学观念的演变,通过这种描述 ,旨在向读者表明:我们现在对宇宙和人生作科学的理解和判断所依据的原理原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由于什么样的动机,为人们所领悟并发展起来。本书选材精当,选取哲学家所提出的既新颖又富有成果的东西,着重于阐述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发展史,并将这种发展史理解为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
作者简介:
威廉·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创始人,1848年生于波茨坦,早年在耶拿、柏林和哥廷根等大学学习,受教于黑格尔的学生、哲学史家库诺·费舍和价值哲学的创始人洛采,后历任苏黎世、弗莱堡、施特拉斯堡和海德堡大学教授。文德尔班认为哲学问题就是价值问 题,任何知识都要以价值为标准,提出社会历史科学也是关于价值世界的科学的观点,不仅在哲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对近代社会学和历史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有:《序论》(1884)、《哲学史教程》(1892)、《历史与自然科学》(1894)、《论意志自由》(1904)、《哲学导论》(1914)等。
导言
– 第一章 人文主义时期 –
第二十八节 传统理论之间的斗争
第二十九节 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
– 第二章 自然科学时期 –
第三十节 方法问题
第三十一节 实体和因果关系
第三十二节 天赋人权
导言
– 第一章 理论问题 –
第三十三节 天赋观念
第三十四节 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第三十五节 自然宗教
– 第二章 实践问题 –
第三十六节 道德原则
第三十七节 文化问题
导言
– 第一章 康德的理性批判 –
第三十八节 认识对象
第三十九节 直言律令
第四十节 自然的合目的性
– 第二章 唯心主义的发展 –
第四十一节 物自体
第四十二节 理性体系
第四十三节 非理性的形而上学
导言
第四十四节 关于灵魂之争
第四十五节 自然和历史
第四十六节 价值问题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在此,启蒙运动的弱点很快随着自身的优点而产生了。和往常一样,启蒙运动从人或万物的普遍永恒性质中吸取它批判现存制度和提出改革现有制度的准则;因此它看不见历史现实的合法性和生命力,并且它相信,在现存制度表现出违反理性的地方就有必要将现存制度变成一块tabula rase[白板],以便根据哲学原则简历完整的社会。根据这个精神,启蒙运动文学,特别是在法国,铺平了与历史实际破裂(革命)的道路。……
因此,法国革命根据美利坚合众国发展的过程,根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的精神,力图宣布“自由、平等、博爱”的抽象的自然状态是“人权”的实现。无数二三流人物迫不及待地提起笔来维护和歌颂这种看法。他们大多数是肤浅的伊壁鸠鲁主义者,站在孔狄亚克实证主义立场上说大话吹牛皮。 (查看原文)
.
2赞
2014-04-26 18:44:02
—— 引自第714页
范畴的普遍的、必然的有效性表现在纯粹知性的原则中, 概念形式以此原则通过图式为终结向前发展。……从量和质的范畴我们只得到“直观的公理”(即一切现象都是外延的量)和“经验知觉的预测”(据此,感觉对象是内涵的量):关于样式,在“经验思维的公设”的名义下子产生可能的、现实的和必然的东西的定义。与此相反,“经验类推法”证明:在自然界中实体是持久不变的;实体的总量既不可能增加也不可能减少,所有变化都按照因果律发生;全部实体都出于彻底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
因此,这些都是无需任何经验证明即普遍有效、必然有效的原则,也是所有自然科学的最高前提:它们包括了康德所谓的自然形而上学。但是为了达到可以把它们应用于感官所给予的自然这个目的,它们必须通过一种数学的表达式,以为自然是以时空形式所感知并按照范畴所整饬的感觉体系。这种过渡是通过经验的运动概念而起作用的:自然界中一切发生的变化在理论上都得还原为运动。至少本来意义的自然科学可能达到的深度就在于我们能应用数学的程度。因此康德将心理学和化学只当做描述学科而被排除于自然科学之外。 (查看原文)
.
1赞
2014-05-12 22:09:29
—— 引自第7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