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经典研究著作译丛”之一,是布伦塔诺的博士论文,根据德国赫尔德出版社1862年版译出,包含了大量的注释以及对希腊原文的引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曾经说过:“是(者)”被以多重方式加以言说。“是者”是最普遍的东西,所以它也是我们在思想上所把握到的最初的东西;而较为普遍的东西总是那就思想上的认识而言较为在先的东西。对“是者”的多重含义的讨论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门槛。

作者简介:

弗朗茨·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1838-1917),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著有《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从经验立场而来的心理学》、《亚里士多德和他的世界观》等。

溥林(熊林),现为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从事西方中世纪哲学研究,现主要致力于亚里士多德和海德格尔思想研究。

前言
导论
第一章:“是者”是一种同名异义者。它的含义的多重性隶属于以下四重区分:“依偶然而来的是者”,“在真之含义上的是者”,“诸范畴中的是者”,以及“在潜能和现实上的是者”
第二章:依偶然而来的“是者”
第三章:即在真的东西这一含义上的“是者”
第四章:潜能和现实上的“是者”
第五章:根据范畴表而来的“是者”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诸卷中努力确定“是者”(das Seiende)的不同含义时所表现出来
(查看原文)

Aoyenu
4赞
2024-07-12 00:29:00

—— 引自章节:导论

“在”(das Sein)是从动词(sein)变成的名词。因此人们说:“在”这个词是一个动名词。定出这个语法形式之后,“在”这个词的语言标志就得出来了。 (查看原文)

Aoyenu
4赞
2024-07-12 00:29:00

—— 引自章节: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