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对话录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古希腊哲学在公元前六至四世纪发展到高潮。柏拉图的三十篇对话录,是最具特点的散文体裁。这种文体记述了当事人的对话。《柏拉图对话录》选收的四篇由古希腊语直接译出,集中反映了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思想、生活和谈话,其中所探讨的问题,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思想和方法的最集中的缩影。

作者简介:

水建馥(1925—2008),著名古希腊文学翻译专家,祖籍江苏阜宁,1925年10月生于四川自贡。1944年考入燕京大学,后转学至清华大学外文系,于1950年毕业。曾先后任三联书店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编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译作有:《古希腊语汉语词典》(与罗年生合编)、《古希腊抒情诗选》、《古希腊散文选》、《蔷薇园》等。他的译作大部分直接译自古希腊文,把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古希腊文学瑰宝栩栩如生地带到中国读者面前。他中文根底扎实、国文涵养深厚;译文精准凝练,信达文雅,至今仍深受读者推崇。

译者序
欧梯佛洛篇
辩护词
克里同篇
费多篇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所谓净化,在我们早先的谈话中已提到,那就是使灵魂与肉体尽可能分开,使灵魂习惯于从肉体的各部分凝聚汇合起来,而今而后尽可能独立生活,彻底摆脱肉体,如同摆脱一副枷锁。这不就是净化吗?
西米阿斯说:“那当然。”
“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死,也就是灵魂从肉体的解脱,与肉体的分离,是不是?”
西米阿斯说:“是的。” (查看原文)

周雨纯
2赞
2017-10-17 14:13:54

—— 引自第124页

苏格拉底说:“我们可别像人会变成厌世者那样变成厌者色。人要是变成厌辩者,那可是世上最糟糕的事。厌辩和厌世是同一原因造成的。厌世者对某人并不了解,却信任他,认为他诚恳、善良、可靠,后来发现此人既卑鄙又虚伪。又遇见一个人又是这样,再三遇到这种情况。而这些人甚至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最后冲突不断,觉得一切人可恨,从此认为天下没一个好人。你没注意到这一点吧?”

我说:“没有。”

苏格拉底继说:“很明显这人根本不了解人的本性,偏要和人深交,岂不是活该吗?其实,他和人们打交道,如果留个心眼,就会知道好人坏人都是少数,不好不坏的人是大多数,这才符合实际情况。” (查看原文)

员外
1赞
2020-05-17 13:39:27

—— 引自章节:费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