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思想随笔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叔本华思想随笔》是从《叔本华全集》卷2、卷4中选取了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10篇随笔,论教育、论天才、论美、心理散论、论命运、论性爱等。这些随笔集中反映了著者对教育、天才、审美、命运、性爱等问题的独到见地,处处闪烁着叔本华思想的智慧之光。

作者简介:

叔本华是德国哲学家;因为他对人间的苦难非常敏感,对人生观感到极度悲观,所以被人称作是“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是新的“生命“哲学先驱。

他特别专精于研究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非常反对和不屑于黑格尔、费希特和谢林等人的理论。

他的一生不算风光,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1853年时,他的哲学思想才被世人所重视,不过却于1860年9月21日病逝。

1789年生于但泽的叔本华从小孤僻,傲慢,喜怒无常,并带点神经质。他对自己的哲学也极为自负,声称是一种全新的哲学方法,会震撼整个欧洲思想界。然而他的著作却常常受人冷落。在柏林大学任教时

论教育
论天才
论美
心理散论
论命运
论性爱
《论性爱》附录
论意欲在自我意识中的主导地位
论哲学和智力
伦理道德散论
论生存的痛苦与虚无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总而言之,简朴——它习惯于与真理密切相连——是一切艺术、一切美、一切思想性描述都必须谨守的不二法门。至少,偏离这一法则总是危险的。 (查看原文)

runsheng
9赞
2012-09-11 18:06:02

—— 引自第65页

对于一个注重实际的人来说,他最需要掌握关于人情世故方面精确和透彻的知识。不过,这种学习又是至为冗长的,因为直到他步入老年,这种学问仍然没有止境。但如果他学习科学知识,那么,在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掌握其中追重要的事实。在世事学问方面,作为初学者的青少年需要学习初步的和至为困难的一课,甚至成熟的人也必须经常在这方面补课。这学问本身就已经相当困难,而这些困难又被小说加倍增加了,因为小说所描绘的人的行为和事情的发展并不真正在现实中发生。但这些东西却被轻信的年轻人接受和吸收进头脑里面。这样,原来只是否定属性的无知现在却被肯定属性的谬误,亦即精心编织的虚假人生设想取代了。这些华而不实的设想在以后的日子里甚至造成思想的混乱,把人生经验给予我们的教训也颠倒过来理解,使我们错误理解获得的教诲。如果说在此前青年人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那么,现在他们则被鬼火引入了歧途。对于女孩子来说,这种情形尤为严重。一种完全虚假的人生观通过小说强加给了青年人,同时,这种人生观又刺激起他们对生活的期望,但这些期望却又是永远无法实现的。这些通常都给年轻人额一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就这一方面而言,那些在年轻时候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阅读小说的人,例如,手工艺工人等,就拥有了明显的优势。有一些小说是例外的,不应受到上述的指责。事实上,它们还有相反的效果呢,例如《吉尔.布拉斯》及勒萨日的其他小说。另外,还有《维克菲尔德的牧师》,以及华尔特.司各特的某些小说。《唐吉可德》则可被视为对那条错误之路进行讽刺描写的作品。 (查看原文)

衍生流转
2 回复
7赞
2014-06-10 17:12:40

—— 引自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