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是尼采的一部早期著作,写于1873年,未完成,生前未出版。
在《悲剧的诞生》出版后不久,尼采研究的重心从希腊艺术转向了希腊哲学。他将目光锁定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即前柏拉图时期。
尼采深信,二者在精神上同源,共同造就一种真正能够统率和指导人生的文化。尼采依靠流传下来的残篇断简,尝试复原前柏拉图哲学家的群像,带我们走近和重获那些伟大的人。本书和《悲剧的诞生》一起,向我们展示了尼采哲学思想的希腊渊源。
★ 尼采致敬古希腊哲学大师的天才之作。
希腊哲学和希腊悲剧,是希腊文明的一体两面,共同铸就希腊文明的辉煌。然而长久以来,前苏格拉底哲学也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尼采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甚至无畏地涉猎数学、力学、化学原子理论等学科,最终依靠流传下来的残篇断简,重建了以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史。在他看来,哲学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体系,而是哲学家的个性——他们真正地活过,触及了人生的本质,体现了人性的伟大,足以启迪全人类。
★ 其他民族出圣徒,希腊出哲人。要领略原汁原味的哲学,就必须回到柏拉图以前。
要知道哲学是什么,哲学应该是什么,最好的办法是看一看希腊人的榜样。希腊人是典型的哲学民族。他们为了生活,而不是为了博学从事哲学,凭借对生命的关切,凭借一种理想上的生命需要,约束了他们的原本贪得无厌的求知欲,从而创造了典型的哲学头脑。他们以行动表明,哲学按其实质不是知识,而是生活方式。——周国平
★ 精彩复原古希腊哲学家群像,重获和再造那些伟大的天性、伟大的人。
在尼采笔下,古希腊大师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阿那克萨哥拉、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这样一个惊人理想化的哲学群体徐徐走来,带我们重新认识宇宙,重新思考生存究竟有何价值。他们孤独而卓绝,如同希腊悲剧中的英雄,其伟大在于,每一个人都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创性,体现了哲学上的一种原型,尼采称之为“纯粹的典型”。
★ 哲学家周国平翻译并撰写长篇导读,带你读懂原著。
著名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是国内研究尼采的权威学者,译文准确、优美、流畅,再现尼采的诗意和激情。两万字长篇导读,详解原著主要观点和创作背景,带读者走近尼采,了解原著背后的故事。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 (1844-1900)
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现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偶像的黄昏》等。
周国平
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爱与孤独》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总序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尼采?
译者导言:回到哲学的源头
一、关于《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二、论哲学和哲学家
三、论希腊早期哲学家
四、简短的小结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原序一
原序二
一、希腊人与哲学
二、哲学与文化
三、论泰勒斯,哲学开始于“一切是一”的形而上信念
四、阿那克西曼德 :世界起源中的伦理问题
五、赫拉克利特 :世界的本质是生成而非存在
六、赫拉克利特 :世界是宙斯的游戏
七、赫拉克利特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
八、以赫拉克利特为典范,论哲学家的骄傲和孤独
九、巴门尼德的前期学说
十、巴门尼德 :只有存在者存在
十一、巴门尼德哲学奏响本体论的序曲
十二、巴门尼德把概念当作真理的最高标准
十三、对巴门尼德的驳议和对世界的正确描述
十四、阿那克萨哥拉 :无数的基质
十五、阿那克萨哥拉 :原动力“努斯”
十六、阿那克萨哥拉的宇宙理论
十七、阿那克萨哥拉宇宙理论的伟大
十八、阿那克萨哥拉宇宙理论的缺陷
十九、论“努斯”的审美性质 :世界开始于游戏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们好像看到两个旅行者,他们站在一条卷着石块滚滚向前的湍急的林中溪流旁。其中一人踩着那些石块不断跳跃,不在乎石块在他身后突然掉人深渊,终于矫健地越过了溪流。另一人却始终绝望地站在那里,他首先要替自己建造足以承受他那谨慎沉重的步伐的基础,有时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一个神灵能够帮助他渡河。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得哲学思维如此快速地达到其目的?它同从事计算和量度的思维的区别难道仅仅在于它能迅速飞越较大空间?不,因为使它腾飞的是一种异样的、非逻辑的力量一一想象。p80
泰勒斯是一位无需幻想式寓言就洞察自然界底蕴的创造性大师了。如果说他在这样做时虽则利用了科学和可证明之物,但立刻又跃过了它们,那么,这恰恰就是哲学头脑的一个典型特征。p83 (查看原文)
读书的不再犹豫
3赞
2020-03-05 20:37:54
—— 引自章节:三、论泰勒斯,哲学开始于“一切是一”的形而上信念
阿那克萨哥拉自己曾经说过,因人具有像手这样令人惊叹的器官,所以,他已经是最理性的存在,或者说,他必定已经包含了比所有其他存在更多的奴斯。他此得出结论,奴斯按照它强占一个物体的大小和数量,不断从这希物质中建造与自己的质级相当的工具,所以,当它以最大的量出现时,这些工具也就最漂亮、最合目的。奴斯最神妙、最合目的的活动一定是那个圆形的源始运动,因为那时精神还是尚未分化的整体。同样,作为听众的阿那克萨哥拉时常觉得伯利克里黄拼的效果就是那种圆形源始运动的一个形象写照,因为他在这里电首先感觉到了一种力量巨大而又井然有序的运动着的思想旋,它用若干同心圆逐新抓住和夺走远近的一切,当它达到自己的的时候,它已经把整个民族整理得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在后来的古代哲学家看来,像阿那克萨哥拉那样用奴斯去解释世界的方式是古怪的,甚至几乎是不能宽恕的。他们觉得他好像发明了一件精美的工具,然而却不能正确地理解这件工具,于是,他们试图补做被发明者所疏忽的工作。他们没有认识到,阿那克萨哥拉那源于自然科学方法之至纯精神的放弃有何意义。这种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首先提出的问题都是某物何以存在(动力因causa efficiens),而不是某物为何存在(目的因causa finalis)。
奴斯只是被阿那克萨哥拉用来回答“何以有运动、何以有合乎规律的运动”这个特殊问题。而柏拉图却指责他说,他本该表明然而却未能表明这样一点:每个事物都最美、最好、最合目的地以自己的方式处于自己的位置。但阿那克萨哥拉却在任何个别场合都不敢宣称这一点,在他看来,现存世界不是可能的最完满的世界,因为他看到了物物相生,并且发现无论在世界上充实的空间的尽头,还是在个别的存在物上,奴斯对实体的分离都未得到执行和解决。对于他的认识来说,找到一种运动就足够了,这种运动可以在简单的持续作用中从一个完全混合的混乱状态创造出可见的秩序。他避… (查看原文)
我想我是谁
3赞
2022-05-22 10:55:08
—— 引自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