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书收录美学论文8篇,大多写作于20世纪80年代,集中讨论学人最关注的人道主义、异化及人的本质问题,作者依照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廓清人们头脑中的一些旧有的教条主义观念,为改革之初的理论探索及艺术实践辟一新境。马克思指出,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非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物,正如没有一个派生出人和万事万物的精神本源或逻各斯;我们不应以任何理由把实践的人降格为历史演进的工具。无论是人的自然属性抑或是阶级性,都不足以构成人的本质属性;就其一般的意义来说,人作为自由的主体通过劳动而将自身从必然性的支配下解放出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实践的人道主义,指明在文明演进的道路上人变成了工具,变成了物;物的世界愈增值,人的世界就愈贬值;这是对劳动概念的颠倒,而这样的颠倒只有在把人变成物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
作者简介:
高尔泰,男,著名美学家、画家、作家,旅美学者。1935年生于江苏省高淳县(今南京市高淳区),早年就读于江苏师范学院美术系。先后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兰州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任职。现居美国,为内华大学访问学者。著有《论美》《美是自由的象征》《艺术的觉醒》《回归,还是出发?》等。
异化现象近观………………………………001
漫谈异化…………………………………….031
为什么要研究异化问题………………….121
人道主义——当代争论的备忘录……..141
什么是哲学…………………………………180
关于人的本质………………………………217
关于体育文化………………………………259
陈迹飘零读故宫……………………………26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政教合一的矛盾结构,是中世纪综合体的骨架子。中世纪综合体的消解,就是由于两股社会思潮摧毁了这一骨架子。这两股思潮,一股是宗教改革运动所推动的;一股是文艺复兴运动所推动的。二者都是对天主教文明与文化的反叛。后者反叛天主教的文明与文化,是因为它压制了人性;前者反叛天主教文明与文化,是因为它侵犯了神的权威(马丁 路德宣称,他之所以反叛是因为“别无选择的余地,只有求神佑助”)。从微观角度看它们相反,从宏观的角度看它们则相成。中世纪综合体的瓦解,正好体现了这种相成。 (查看原文)
雾凇
2赞
2021-02-25 10:11:02
—— 引自章节:漫谈异化……………………..
所以审美的快乐是一种体验自由的快乐,审美的经验是一种体验自由的经验。而美作为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也就是自由的象征。
在审美活动的一刹那,人由于与对象世界的暂时统一,而得以从一己的忧虑中逃遁出来,而感觉到自身的解放。解放的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审美的快乐就是这种人的需要的象征性满足。 (查看原文)
雾凇
2赞
2021-02-25 10:21:41
—— 引自章节:关于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