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的贫困1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获傅雷出版资助计划资助出版。

**文化理论家斯蒂格勒对我们时代中政治与美学关系的重新审视。

**直面哲学家所不得不面临的耻辱:“象征的贫困”,也是“生为人的耻辱”。

**深入个体化丧失的问题——西方精神和集体个体化的小史。

**深入分析阿兰•雷乃等人电影、录音歌曲,揭露电影在时间之战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美学☆市场营销☆控制社会☆象征☆时间之战☆友爱

=====================

内容简介

在这部极具原创性的作品中,文化理论家、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重新审视了我们这个超工业时代中政治与美学的关系。斯蒂格勒认为,我们时代的特点是工业技术对象征的把持,其中美学既是经济战争的武器,又是该战争的剧场,这导致了一种“象征的贫困”,其中制约条件取代了人生经验。

在当今的“控制社会”(借用德勒兹的表达)中,审美武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视听技术和数字技术已成为控制身体和灵魂的意识与无意识节奏,调节意识和生活节奏的手段。绝大多数人现在完全受制于市场营销的审美条件,因此与任何审美探究的体验都疏远了,审美参与的概念已经基本崩溃。

斯蒂格勒因而呼吁艺术界发展对自身作用的政治理解。在这本书中,他特别关注电影,它在时间之战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电影既是工业技术,又是艺术,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对抗美学的制约条件。

本书是斯蒂格勒《象征的贫困》的第一部,它将引起电影研究、媒体和文化研究、文学和哲学界读者的特别兴趣,并将巩固斯蒂格勒作为当代别具只眼的文化理论家之声誉。

======================

“人类是求助于代理方法和义肢命运的盗贼。”

“市场营销现在成了控制社会的工具。……控制社会首先被设计为情感的控制。”

“我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公众生活的条件是友爱。”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贝尔纳•斯蒂格勒,(1952—2020)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曾任法国蓬皮杜中心创新与研究所(IRI)主任,法国国立视听研究院(INA)、法国声学与音乐协调研究所(IRCAM)主任,蓬皮杜中心文化发展部主任。其主要代表作有《技术与时间》(1994—2001)、《象征的贫困》(2004—2005)、《怀疑和失信》(2004—2006)、《构成欧洲》(2005)、《新政治经济学批判》(2009)等。

关于译者

张新木,江苏高淳人,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学术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一等秘书。2006年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骑士), 200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研究领域为语言学、符号学与法国文学。出版译著《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论诱惑》《模糊性的道德》《文学的政治》《景观社会》等50余部,出版专著《法国小说符号学分析》与《普鲁斯特的美学》。

庞茂森,四川广元人,南京大学法语系博士研究生。

001序言
003象征的贫困、情感的控制及其所构成的耻辱
024似乎缺乏的是我们或如何从阿兰•雷乃的《法国香颂》中寻找武器
073蚁穴的寓意:超工业时代个体化的丧失
128忒瑞西阿斯与时间之战:围绕贝特朗•波尼洛的一部电影
148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在工业大国中,绝大多数城市人口都生活在越来越难以忍受的环境中:他们完成着越来越徒劳无益的职业任务,它们对于完成者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根本无法具有某种意义;任务的目的通常极其庸俗;付给劳动人口一定的报酬,是为了让他们采取越来越标准化的消费行为。在这种消费中,被消费的商品几乎不能带给消费商品的人什么存在感,以致产生了大量永远是更加深不可測的祖丧情,这种情绪造成的后果是“永远更加疯狂地增加此种消费”,即增长种斜坡式的沮丧感,这一斜坡无疑以指数形式指向绝对的坠落,问题是要知道在何处于何时停止。我们离“自身的自我生产”非常遥远。 (查看原文)

豆友147637655
6赞
2021-08-26 00:12:46

—— 引自章节:073蚁穴的寓意:超工业时代个体化的丧失

我们时代的特征就是工业技术对象征控制的把持,其中的美学既是经济战争的武器,也是该战争的剧场。由此产生了一种贫困,其中的制约条件取低了人生经历 (查看原文)

梧鸣室
5赞
2022-08-22 18:23:35

—— 引自章节:001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