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历史观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伊格尔斯(1926—2017),著名历史学家,史学理论领域著名学者,国际公认的思想史和国际比较史学权威。这部经典著作主要研究了十八至二十世纪中期的德国史学史,分析批判以兰克为首的德国历史主义史学传统产生、高峰与衰落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批评者的史学思想,认为德国历史主义学派的历史观及其历史著作并非如人们认为的那样客观公正。本书对批判性社会史学派的崛起与发展起到了理论清道夫作用,在德国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G.伊格尔斯(1926-2017),史学家和史学理论领域著名德裔学者,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教授,著有《对权威的崇拜:圣西门的政治哲学》(1958)、《德国的历史观》(1968)、((欧洲史学的新方向》(1975)、《哥廷根大学,1760一1800;及历史研究的转变》(1980)、(《20世纪的历史学:国际视、野中的批判性概述》(1993)等。

彭刚,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教授,2003年7月-2004年7月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5年为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主要从事西方思想史和史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精神、自由与历史:克罗齐历史哲学研究》、A Critical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合著)等,译有《自然权利与历史》《新史学:自白与对话》等。

顾杭,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2003年和2006年两次赴法国进修和访学。现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国际论坛》编辑、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理事。个人研究兴趣为现当代法国研究与中法关系史,已出版《知识分子的鸦片》《传统的发明》等多部译著。

修订版序
初版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德国历史主义的起源
第三章 德国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一):威廉•冯•洪堡
第四章 德国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二):利奥波德•冯•兰克
第五章 历史乐观主义的顶峰:“普鲁士学派”
第六章 “历史主义的危机”(一):哲学批判――柯亨、狄尔泰、文德尔班、李凯尔特、韦伯
第七章 “历史主义的危机”(二):恩斯特•特勒尔奇和弗里德里希•梅尼克
第八章 德国历史“观念”的衰落
第九章 尾声:最近 十五年.
推荐阅读材料
补充推荐阅读材料
索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对兰克来说——在这方面也是对整个历史学派而言——在一个其价值和真理是与历史个体而不是与普遍的人类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世界里,只有,上帝提供了统一的纽带。内在于兰克所信仰的这种历史主义中的往往是这一危险,即如果基督教信仰被动摇,历史将失去其意义,而人也将面临价值混乱状态。 (查看原文)

失望的奥利瓦🌈
5赞
2021-07-09 21:35:47

—— 引自章节:第四章德国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二):

虽然兰克承认卡尔斯巴德法令——1819年由德意志各国通过,旨在镇压由于科策布被暗杀而产生的“骚动”——是紧急措施,它过于严厉而不能作为永久法令存在,但是他认为书报审查是必要的。确实,他承认学者必须具有探究真理的充分自由,但是科学真理的传播必须与政治舆论的传播相区分。政治出版,一但不受控制,就将不仅散播“学说和观念”,而且还会煽起激情和体现不同利益,“结果针对最高当局的强有力的抵抗立刻被组织起来,造成各部分之间的冲突”,他继续指出,这种体现多元社会的情况是否与“公共福利”相一致 是值得怀疑的。言论出版自由的捍卫者们“将不得不证明这一情况是各民族的人所希望的;它对于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年轻国家也是有用的和有益的”。 (查看原文)

失望的奥利瓦🌈
5赞
2021-07-09 21:35:47

—— 引自章节:第四章德国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