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人生的智慧就是幸福生活的艺术
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对人生苦难的清明回应
一本读懂人是什么、人拥有什么,以及人在他人评价中的位置
—————————-
《人生的智慧》是德国哲学大师叔本华的经典作品和封笔之作。这本书意在用通俗的表达谈论“人生的智慧”这一宏大的主题。叔本华从三个渐进的层次梳理这一问题:品性,或人是什么?财产,或人拥有什么?地位,或人在他人评价中的位置。金钱、名誉、健康、闲暇……几乎所有左右我们的幸福感的要素均被端上“手术台”,逐一剖析:
不幸与痛苦充塞于世间;即便逃脱了这些,还有无所不在的无聊在前方等待着。不止如此,邪恶总能占据上风,愚蠢往往甚嚣尘上。命运是残酷的,人类是可怜的。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内心富足的人,就像圣诞季里的明亮、温暖、快乐的房间,而屋外却是十二月夜里的霜雪。毫无疑问,这世间最令人幸福的命运就是拥有富足的品性这一难得的天赋,尤其是拥有智力天赋。拥有它就是最令人幸福的命运了,尽管它未必光彩夺目。
在叔本华探幽析微、层层递进的讲述后,我们不得不信服:品性,即心灵的财富才是唯一真正的财富;而口碑、名衔、名誉、名望取决于他人的意识,而非自身。
《人生的智慧》之蜚声中外、世代传颂,不仅在于其哲学思辨的魅力,更在于其直接指导生活的亲切感;它不艰深、高傲,向每一个试图推开“快乐”大门的普通读者敞开怀抱。
作者简介:
叔本华
德国著名哲学家。
1788年出生于但泽,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过着隐居的生活。1818年,出版《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首印500本,无人问津。对此,叔本华说:“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1851年,《附录与补遗》(《人生的智慧》即来自这部著作)出版,让沉寂多年的叔本华声名鹊起。他在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额头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
1860年9月21日,叔本华起床洗完冷水澡,像往常一样独自用餐。当仆人再次进入房间时,发现他已靠在沙发一角,与世长辞。
李磊 译
出生于1981年9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译有《对民主之恨》《幸福散论》等。现为自由译者。
        第一章 主题的区分 001
        界定命运的维度 003
        品性的力量 011
        幸福的首要因素 017
        第二章 品性,或人是什么? 023
        喜悦感 025
        健康 030
        痛苦和无聊 038
        闲暇 044
        活力 052
        两幅画像 060
        不受打扰的闲暇 067
        庸人 071
        第三章 财产,或人拥有什么 079
        三类需求 081
        钱是绝对的善 085
        财富与政治目标 093
        第四章 地位,或人在他人评价中的位置 097
        他人的看法 099
        骄傲 111
        名衔 117
        名誉 120
        名望 16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叔本华的哲学,一如世间任何事物,经过流行的巅峰以后,就重新归于相对的沉寂。这固然与世人普遍肤浅的理解力有关人们因而宁愿一劳永逸地接受令人舒服的乐观世界观;
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认为的悲观意味,因为“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它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常人只是一厢情愿、出于个人喜好而主观地粉饰、美化生活及其目的。
真理是可以等到的,因为它长久存在。
我们依恋这一生存,就是因为这一生存本身的缘故,而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并且我们渴望看到这一生存能够永恒地延续。
一般来说,各个时代的智者们,都说过同样的话语,而愚人们也就是各个时代数不胜数的大多数人也做着恰恰相反的同一样事情。因此,伏尔泰说过“,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照样愚蠢和邪恶,跟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发现的并没有两样。”
对于一个人的幸福,甚至对于他的整个生存,明显首要的东西就是这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它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得到内心的幸福,因为人的内心快乐抑或内心痛苦基本上就是人的感情、意欲和思想的产物。而人自身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于人的幸福都只发挥间接的影响。因此,同一样外在的事物和同一样的境遇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不尽相同;就算处在同一样的环境,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因为与一个人直接相关的是这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他的感情以及他的意欲活动。外在事物只有在刺激起他的上述东西时才能发挥作用。每个人所生活的世界首先建立在这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之上。这个世界因为各人头脑和精神的差异而相应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世界是贫瘠的、浅薄的和肤浅的,抑或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和充满意义这视各人的头脑而定。例如,不少人羡慕他人在生活中发现和遇到的饶有趣味的事情,其实前者更应该羡慕后者所具有的理解事物的禀赋才对。在后一种人的描述中,他们经历过的事情都含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而这一点正可归功于他们认识事物的… (查看原文)
                燃える海
                  18 回复
                  271赞
                2012-04-28 20:28:06
—— 引自第1页
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这样,他就要学会不要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想法马上告诉别人;另外,对他人所说的话千万不要太过当真。他不能对别人有太多的期待,无论在道德上抑或在思想上。对于别人的看法,他应锻炼出一副淡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因为这是培养值得称道的宽容的一个最切实可行的手段。 (查看原文)
                cultoy
                  11 回复
                  90赞
                2012-04-23 18:36:36
—— 引自第1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