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谢林的先验存在论研究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研究承继了20世纪德国新康德主义与“海德堡学派”的思想传统,特别专注于探索为人类个体性经验提供根据的前意识先验自我的动态结构,并依托前期谢林丰富的思想资源,开出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向。长久以来在主流的哲学史叙事中,谢林哲学都被过于简单地看作是通往里格尔的”绝对精神”体系的一个“阶梯”,而青年时代谢林本人充满冒险气质的哲学探索却被忽略了。本研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新挖掘出了前期谢林宝贵的思想贡献,不仅可以更新学界对于谢林哲学的整体理解以及对于德国唯心论“多线式”发展脉络的理解,更可以为学界今后继续深入探本自我意识与主体性问题提供重要的思想凭靠与借鉴。

作者简介:

倪逸偶,1994年生,江苏通州人。复旦大学哲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曾受德国“巴登—符腾堡”基金会与国家留基委资助赴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联合培养两年。现为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与外国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与近代哲学。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德国《现象学研究》、法国《现象学年鉴》与《哲学研究》《学术月刊》等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以中、英、德文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各一项。获 2021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21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后专项资助奖与2022年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优秀博士后奖。

第一章 引 言
1.1 研究主题概述
1.2 研究问题与方法导引
1.3 先验哲学的基本概念
1.4 历史研究导引
第二章 批判哲学的分歧
2.1 康德的自我意识疑难
2.2 康德的阴影与费希特的超越
2.3 基础哲学的主体性阴影
第三章 自我意识的历史
3.1 重审费希特的基础性自我意识理论的困难
3.2 荷尔德林的费希特批评
3.3 《蒂迈欧评注》与谢林先验哲学的原爆点
3.4 早期谢林的先验存在论思想
3.5 费希特的理智直观学说
3.6 小结:分道而行还是殊途同归
第四章 走向先验存在论
4.1 观念性与实在性的绝对综合
4.2 绝对综合与意识经验的原初构造
4.3 自我感觉与原初时间化
第五章 先验存在论的边界问题
5.1 自然之维:质料建构与动态演进过程
5.2 实践之维:意愿与自我规定
5.3 艺术之维: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艺术直观
结论 边界之外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