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从现代性的除魔化这一问题背景中探询早期现代哲学对现代主体的构造以及自然态度的演化,作者的论证从自由与魔法两个平行的论域,逼近一个交叉重叠的问题,其构思不可谓不巧妙。
——韩潮
本书揭示了现代自由在文艺复兴时期初步展开的人本主义基础,即人从“天体”的压迫中获得解放,却又同时依靠魔力,与神设的宇宙仍保有一种整全的操作关系。
——渠敬东
—
本书从韦伯命题及相关科学史论述出发,围绕文艺复兴哲学代表人物皮柯•米兰多拉展开,检讨“世界的除魔”这一现代性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发端。皮柯通过揭穿占星术的魔法星,第一次赋予人自我塑造的自由;同时他又主张魔法,将人理解为自然的沉思者和操作者。既魔化,又除魔,表明了现代性生成的复杂机理,也提供了反思现代世界诞生的契机。
作者简介:
吴功青,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明德青年学者。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文艺复兴、近代哲学、教父哲学,著有《魔化与除魔:皮柯的魔法思想与现代世界的诞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6月)《上帝与罗马:奥利金与早期基督教的宗教-政治革命》(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6月)。
序言
第1章 自由与神化
一、人的无规定性
二、自我塑造的自由
三、通向上帝的自由
四、自由与恩典
第2章 自然魔法
一、自然哲学与自然魔法
二、自然之书
三、宇宙的交感
四、魔法师作为小宇宙
五、自然与奇迹
小结:自然魔法与人的魔化
第3章 卡巴拉魔法
一、皮柯与卡巴拉
二、魔法与卡巴拉
三、卡巴拉魔法与人的上升
小结:卡巴拉魔法与人的魔化
第4章 驳占星术:自由与除魔
一、存在巨链:从古希腊到中世纪
二、斐奇诺:占星术的妥协者
三、捍卫自由:皮柯驳占星术
四、除魔:从占星术到现代天文学
小结:自由与自然
第5章 魔法、科学与神学
一、耶茨及其批评者
二、魔法:沉思与操作
三、魔法:朝向世界的操作
四、魔法与神学
五、从魔法到现代科学
结语 “世界的除魔”与现代性的三重危机
附录一 存在与一:皮柯•米兰多拉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一致性
附录二 革命与危机:皮柯论人的尊严与自由——兼对特林考斯的一个批评
附录三 意义与方法:文艺复兴哲学的观念性反思
皮柯生平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世界的除魔”蕴含的第一重危机指向世界,我们可以称之为 “世界的消失”。这里的“世界” 首先指自然世界。所谓“世界的消失”,并不是说世界真的消失了,而是说它的意义消失了。在此之前,自然世界曾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在古希腊人眼中,自然世界作为自行开启者向人显现,人从中倾听和领受存在,二者相互敞开;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相信自然世界包含上帝的魔力,对自然世界的探索构成了个人拯救的必由之路。但经过 “世界的除魔”运动,这两层意义均无可挽回地消失了。 (查看原文)
彧
2赞
2025-03-11 16:20:48
—— 引自章节:结语 “世界的除魔”与现代性的三重危机
对于主体性哲学而言,“自我的隔绝”必不可少且意义重大。 唯其因为心灵仅仅凭借思维就确证了自身,上帝才会退至次要位置,不再凌驾于“我思”之上,“我思”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同样,唯其因为心灵仅仅凭借思维就确证了自身,它才无须外部世界的证实,更不会因为外部世界的影响失去根基。相反,因为 “自我的隔绝”,“我思” 成为无法撼动的第一支点,心对物的统治才成为可能;以及,唯其因为每个心灵仅仅凭借思维就确证了自身,都是一个主体,与其他心灵相互隔绝,现代人才会获得自由和个体的尊严。在这个意义上,所谓 “自我的隔绝”非但没有削弱自我,反而使得自我越来越强大 (查看原文)
彧
2赞
2025-03-11 16:20:48
—— 引自章节:结语 “世界的除魔”与现代性的三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