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庄子》三十三篇,借寓言见意,文章瑰丽无比,文笔纵横跌宕,肆意汪洋,要捕捉庄子之意甚难。一般以为内七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最为纯正。
《天人不相胜——庄子内篇的文本、结构与思想》,是作者长期教学《庄子》的总结之作,洵为研读《庄子》的踏实导引。
本书全录《庄子》内七篇原文,体例正如副标题“庄子内篇的文本、结构与思想”所示,每篇基本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题解,总括该篇大意,提示要注意的问题;其次按《庄子》行文脉络分章,章解句释,甄别故训;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将内七篇视为网状的意义结构,力图疏通其思想脉络,并在一定程度上敞开内在于《庄子》的精神世界。
—————————
作者主要观点:
◎中国思想前所未有的自由意识通过庄子诞生。
◎对于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而言,人世间被庄子视为淬炼精神的熔炉:不经过世间性的尘劳杂乱、困横拂郁、生死无常之“撄”的淬炼,就无法达成人心超出世间性的大定——“宁”。
◎庄子的秩序之思提供的并不是那种以牺牲为指向的社会化伦理,而是适人之适与自适其适相协调的道德秩序,以逍遥、齐物等原则给出自由而非均质化个体共同生活的可能性。
◎梅冲云:“知有人而不知有天,则泛而无主,曲学是也;知有天而不知有人,则高而无实,异端是也。曰天人不相胜,实尽儒道之要,为吾孔子之道矣。”
作者简介:
导 论 001
第一篇 《逍遥游》:“上升之路”与“下降之路”合一的自由之境 021
一 鲲鹏寓言与自由历程 023
二 逍遥的层级与本性 051
三 “圣人无名”:圣人与常人自由的不同类型 063
四 “神人无功”:“无功之功”与功效最大化 070
五 “至人无己”:两不相伤与两尽其性 082
第二篇 《齐物论》:“吹万不同”“咸其自已”的共生秩序 093
一 “丧我”与“天籁” 097
二 是非意识的心斗:知与成心 106
三 道、言与物论 120
四 尧舜关于征伐的对话 160
五 齧缺和王倪关于知之历程的对话 163
六 梦与觉的人生吊诡 169
七 “罔两问景”与“庄周梦蝶” 185
第三篇 《养生主》:“形劳而神不伤”如何可能 189
一 “缘督以为经”:“养生”之主 193
二 庖丁解牛:无厚有间,游刃有余 213
三 右师与泽雉:何为“生之主” 237
四 老聃之死与薪尽火传 246
第四篇 《人间世》:“应世”与“游世”的辩证 253
一 颜回之卫:存己与存人的辩证 256
二 叶公子高使齐:化解阴阳之患与人道之患的两难 277
三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存人不失己,外化内不化 288
四 “不材之木”:人生如寄的生存论真理 293
五 “支离其德”与“无用之用” 300
第五篇 《德充符》:从“支离其形”到“支离其德” 307
一 孔子与兀者王骀:圆满型人格与超越性人格的隐显交会 311
二 兀者申徒嘉与子产:超越性人格与方内君子 321
三 叔山无趾与孔子的相遇:超越性人格无法理解圆满型人格 334
四 哀骀它与孔子:圆满型人格对超越性的超越 346
五 超越“超越性”:从“以德忘形”到“上德忘德” 357
六 惠施:常人人格的生存论畸变 361
七 《德充符》的多元交响、隐显线索和立体脉络 365
第六篇 《大宗师》:作为生存论真理的“天人不相胜” 369
一 “天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370
二 从“道体”到“体道”:“撄宁” 385
三 “游方之内”与“游方之外”:两种生存真理及其张力 404
第七篇 《应帝王》:秩序与浑沌的交融 435
一 以原初秩序经验反思三代以上帝王秩序 438
二 现实政治失序的根源 449
三 顺物自然与公天下之道 455
四 三代以下统治秩序的担纲主体:明王及其玄德 462
五 政治巫术与政治道术 471
六 无为之治及其限制性原理 484
七 秩序与浑沌的共生交融 49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