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二战后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访谈录首度中译!
相较于萨特、加缪、波伏娃、阿尔都塞等同时代人,一生远离学术潮流中心的亨利,虽然生活得像一名隐士,却对思想本身更加专注且纯粹。他创造性地继承了胡塞尔现象学,引导我们认识那不可见的“生命”,呈现出更丰富和统一的人类生存图景。
《走向生命的现象学》以访谈录的形式,为读者提供了认识亨利思想的极佳机会。我们从一次次的问与答中看到,亨利如何对传统现象学进行解构,如何发展出注重内在感受的“生命现象学”,并如何将其运用到绘画、精神分析、政治等诸多领域。此外,亨利的学术关怀不止于纯粹思辨,他还呼吁我们关注技术时代中被遮蔽的生命本质。他通过捍卫文化、艺术和思想的价值,还原了生命的丰富性,为读者带来对存在的新思考。
作为20世纪法国现象学的重要人物,亨利凭借其一系列富有原创力的洞见正日益获得重视。本书不仅呈现了亨利丰富的精神世界,让读者领略其现象学的独特魅力,也是探索当代西方哲学思想不可或缺的指南。
作者简介:
作者: 米歇尔·亨利(Michel Henry,1922—2002),现代法国哲学的重要人物,他从胡塞尔现象学出发,关注主体性和个体的内在感受,最终发展出极具深刻洞见的哲学体系。亨利的哲学作品涉及众多领域,代表作有《显现的本质》《身体的哲学与现象学》《马克思》《精神分析的谱系学》《野蛮》《看见不可见者》《生命与揭示》等。
译者:邓刚,法国巴黎一大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法国哲学研究,译有《爱的多重奏》《思想与运动》《巫师苏格拉底》《黑格尔传》等。
目录
译者前言
说明
1哲人话平生——与罗兰·瓦西尔德的谈话
2“让个体回归自身”——与德鲁瓦的谈话
3“文化需要哲学,才不至于失控与偏航”——与德鲁瓦的对谈
4关于《野蛮》的访谈——与菲利普·德·圣-罗伯特的谈话
5东方/西方:给个体带来何种命运?——与罗兰·瓦西尔德的谈话
6《物质现象学》及其他——与奥利维耶·沙拉查-费雷尔的对谈
7从现象学到马克思——与曼达切的谈话
8“好奇”与“不可见者”——与拉布鲁斯的谈话
9身体、肉身与生命——与卡鲁娜的谈话
10主体性与生命现象学——与加利贝尔的谈话
11与古萨诺的谈话
米歇尔·亨利作品目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正是生命,以及最终说来生命能够自我理解,更深刻地说来,生命的行动是为了生命之最终的总体的完成,或者,与之相反的就是生命的摧毁,正如人们在作为现代性标志的虚无主义中所看到的。这种虚无主义,无论是在逃避的行为中,还是在自我摧毁的活动中,都可以辨认出来,不仅有其实践的面向,而且有其理论的面向。理论的面向,在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中得以表达,尤其是在科学主义中,这些意识形态不承认人本来具有一种特殊的本质,而且,将人的主体生命简化为一系列的客观性,通过这些客观性,就宣称人的生命是被规定的。 (查看原文)
CTFE
8 回复
7赞
2024-05-11 22:42:54
—— 引自章节:7从现象学到马克思——与曼达切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