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莫里斯·布朗肖,小说家和批评家。
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文学及其独有的沉默。
…………………………
★ 献给莫里斯·布朗肖的31篇文本,汇集友谊的悠远回响:与列维纳斯之间以“你”相称的独一友谊,与巴塔耶、夏尔在战火中相遇的友谊,与福柯、德里达、南希、拉库-拉巴特的哲学友谊、知识友谊,与雅贝斯共享的诗歌友谊……此外,还有萨特、米歇尔·德吉、里夏尔·米耶等同时代写作者奉献的批评的友谊。
☆ 文本携着阅读的无限审慎,筑成他者的坚固证词,以开辟出一块能够建立文学、哲学和政治共通体的领地,纯粹友谊的领地。
★ 特别收藏布朗肖的自述、书信、献词、评论、影像资料及其部分作品的手稿。它们如反射的碎片般,贯穿并萦绕全部友谊的文本,为他者的证词提供关于生命自身的原始材料。
☆ 莫里斯·布朗肖,总是一个“无形的伙伴”,一位“永远的见证人”。“从乔治·巴塔耶到雅克·德里达,最具抱负的现代性思想家已把莫里斯·布朗肖认作20世纪的一位重要写作者。”
…………………………
【内容简介】
如何在黑暗中目睹一个没有面容的形象?
如何在沉默中倾听一个没有言语的声音?
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1907—2003),既是作家、小说家、文论家,也是思想家。他以典范的方式保持了写书人的身份。
半个多世纪以来,莫里斯·布朗肖的名字周围已聚集了众多脚步。本书正是对这些脚步的追溯和记录——为了见证足迹本身的并行和交织,并让这些陪伴和碰撞的步履开辟出一块能够建立文学、哲学和政治共通体的领地,纯粹友谊的领地。
本书由两部分构成。“友谊”部分收录14篇文本,记录了他与同时代的诗人、作家、哲学家一同思考、一同行动的友谊,还有他创作的独一性与全身心的介入。“批评”部分收录15篇文本,包含列维纳斯、巴塔耶、萨特、南希等人对布朗肖的15部作品展开的批评文论,说明了这位隐身的写作者如何滋养所处时代的思想。
本书另附有一篇概述性导言和一份布朗肖年表。
…………………………
莫里斯·布朗肖……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如此陌生、如此陌异的名字,某个受到召唤或从无限远离自己的遥不可及的外部发出召唤的人的名字,也是一个亲切又古老的名字,一个没有年纪的名字,它变成了一个永远的见证人的名字:一个毫不自满的见证人,一个在我们自己身上守视的见证人,一个无比亲近的见证人。——雅克·德里达
文学对他来说就好比灯里的火焰:火焰消损的是生命,但火焰也是生命,因为它就是死亡,因为它正好在死去,如同它在燃烧中耗尽了生命。——乔治·巴塔耶
亲爱的莫里斯·布朗肖,感谢您在这一时刻的在场……在荒漠的另一头,有您。我发现自己每一次都在您所指示的位置上;无论在哪里,这位置总是书的心脏。——埃德蒙·雅贝斯
莫里斯·布朗肖的书写承担着无言人性的沉默,也被沉默承担,它是沉默的“跳动之心”。——罗贝尔·安泰尔姆
作者简介:
【编译者简介】
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特聘研究员。著有《沉默与死亡:布朗肖思想速写》,译有《无尽的谈话》《内在体验》《不可能》《工作室里的自画像》《爱情发明家》等,编有《对诗歌的反叛:安托南·阿尔托文集》《最后的言者:为了保罗·策兰》。
导 言
自由的存在:莫里斯·布朗肖(迪迪埃·卡昂 文)
友 谊
诗人的目光(伊曼纽尔·列维纳斯 文)
莫里斯·布朗肖(乔治·巴塔耶 文)
与花串对话,向莫里斯·布朗肖致敬(勒内·夏尔 文)
伙伴(米歇尔·福柯 文)
向莫里斯·布朗肖致敬(迪奥尼·马斯科罗 文)
论莫里斯·布朗肖的《灾异的书写》(罗贝尔·安泰尔姆 文)
无条件者II:莫里斯·布朗肖(埃德蒙·雅贝斯 文)
莫里斯·布朗肖(莫里斯·纳多 文)
友谊(路易-勒内·德·福雷 文)
不可证实者(皮埃尔·马多勒 文)
莫里斯·布朗肖(罗歇·拉波尔特 文)
莫里斯·布朗肖与诗歌(雅克·杜班 文)
永远的见证人(雅克·德里达 文)
向莫里斯·布朗肖致敬(让-吕克·南希 文)
批 评
致布朗肖的信:论《黑暗托马》(伊曼纽尔·列维纳斯 文)
作为语言的奇幻:论《亚米拿达》(让-保罗·萨特 文)
关于莫里斯·布朗肖:论《至高者》(皮埃尔·克罗索夫斯基 文)
白夜:论《死刑判决》(罗歇·拉波尔特 文)
沉默与文学:论《在适当时刻》(乔治·巴塔耶 文)
阅读笔记:论《那没有伴着我的一个》(米歇尔·布托 文)
布朗肖的空间:论《文学空间》(亨利·托马 文)
我们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论《最后之人》(乔治·巴塔耶 文)
居间的言语:论《等待,遗忘》(米歇尔·德吉 文)
思想的游戏:论《无尽的谈话》(莫里斯·纳多 文)
谈谈布朗肖:论《灾异的书写》(迪奥尼·马斯科罗 文)
布朗肖的卡夫卡阅读:论《从卡夫卡到卡夫卡》(里夏尔·米耶 文)
对峙中的共通体:论《不可言明的共通体》(让-吕克·南希 文)
短评:论《白日的疯狂》(马克斯·阿洛 文)
死亡的质疑:论《我死亡的瞬间》(菲利普·拉库-拉巴特 文)
附 录
莫里斯·布朗肖年表(克里斯托夫·比当 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我们必须放弃认识那些通过本质之物与我们相连的人: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在同未知者的关系里迎接他们,而他行也在我们的远离中迎接我们。友谊,这样的关系无所依靠,没有插曲,却纳入了生命的全部单纯,穿过了对共同之陌异的认知,那样的认知不允许我们谈论我们的朋友,而只能对他们说话,不是把他们变成谈话(或文章)的主题,而是变成理解的运动,从中,他们对我们说话,甚至借着最高的亲熟,隔着无限的距离,保留了那让分离之物成为关系的根本分离。在此,审慎不表现为对秘密吐露的简单拒绝(那会会多么粗俗,哪怕只是想想),而在于间隔,纯粹的间隔,从我到朋友所是的那个他人的间隔,度量着我们之间的一切,它是对存在的打断,绝不准许我支配他,或支配我关于他的知识(哪怕是出于赞扬的目的),它远没有阻止任何交流而是让我们在差异中,有时还在言说的沉默中,彼此发生关系。 (查看原文)
Schnee
10赞
2024-07-17 14:52:13
—— 引自章节:伙伴(米歇尔·福柯 文)
就这样,布朗肖在绝大多数时候,做着无用功;他没有把读者顺利地诱入其营造的噩梦世界。读者逃跑了;他在旁观,他和作者本人一起置身事外,他注视这些梦魇就像观察一台装配好的机器:他只在极少数时刻踩空。 (查看原文)
老怪
2024-08-18 22:40:28
—— 引自章节:作为语言的奇幻:论《亚米拿达》(让-保罗·萨特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