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视大众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大众,一个既充满谜团而又具有普遍性的现象

★大众的声音从何而来?

★犀利、博学、深刻 德国当代哲学家斯洛特戴克锐评大众现象

【图书简介】

大众进入历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彼德·斯洛特戴克在本书中从埃利亚斯·卡内蒂的思想出发,阐述了大众主体一经形成,人群之间的距离便缩小,在人群聚集产生的黑色中,本质差异被废除,新的人为差异出现,即一种有区别的无差异性。他分析了文化斗争中针对差异的合法性和起源产生的争论,以及大众在后现代社会中基于大众传媒的结晶一般的聚集形式。

“大众,一个既充满谜团而又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它突然就出现在了那里,以前却是什么也没有。可能有几个人走到了一起,五个人、十个人或十二个人,不再多了。没有宣布什么,也没有期待什么。突然间,一切都变成了黑压压的人。”(埃利亚斯·卡内蒂)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彼德·斯洛特戴克,当代德国哲学家、文化理论家,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哲学和媒体理论教授。曾于2002年至2012年担任德国电视节目《哲学四重奏》的主持人。斯洛特戴克常自称是时代的诊断者,对社会现实进行分析评判,力求把握未知的未来,找到有利于现实的良方。他的代表作包括《玩世理性批判》《资本的内部》《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球面学》三部曲”等。他曾获欧洲政治文化奖和赫尔穆特·普莱斯纳奖。

关于译者

常晅,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博士。译有《资本的内部》《购买时间》《海德格尔与妻书》《魏玛共和国的兴亡》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1项。

Ⅰ 人群之黑
Ⅱ 关于蔑视这个概念
Ⅲ 双重伤痕
Ⅳ 人类学差异
Ⅴ 大众同一性:无差异性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根据马克思的深刻洞见,传统阶级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由两种方式变得可蔑视,或者说非人化:在政治上,是压弯一切的统治秩序,其后果就是产生了被压抑、被奴役的人;在社会上,是把人掏空的劳动制度,其结果就是产生了无产者的心理。然而,这两种畸形变化汇聚在了一起——资产阶级和左派聪明的作者并不知道或故意不想知道这一点——汇聚到了永不满足的补偿和报复需求之中,而这正是20世纪的娱乐产业和羞辱产业一直在予以满足的需求。人的第三种可蔑视性,人在庸俗化的、堕落化的且灵活化的通信系统中暴露自己。这个媒体时代的互动癌症对于19世纪的革命者来说仍然处在他们的视野之外;只有少数极为杰出的艺术家——首先是波德莱尔和马拉美——对人由于琐碎而平庸的交际日益被固定在羞辱之中的倾向极富预见性地做出了激烈反应。 (查看原文)

一块红布
5赞
2025-06-01 00:49:04

—— 引自章节:Ⅱ 关于蔑视这个概念

成为大众就意味着在有差异的情况下,并不产生差异。差异化的无差异性是大众及其文化形式上的秘密,它组织起了一个总体的中心。因此,大众的行话只能是打磨殆尽的个人主义话语。如果我们发誓,我们所做的一切想让自己与众不同的努力其实都毫无意义,那么我们就被允许做任何能想到的事情。 (查看原文)

一块红布
2赞
2025-06-01 00:25:58

—— 引自章节:Ⅴ 大众同一性:无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