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火的精神分析》是一部融合了神话学、哲学、心理学与文化研究的力作,兼具深度与创意。作者围绕“火”这一元素,以精神分析视角揭示其在潜意识中的象征意义、情感寄托及文化影响,从原始崇拜到现代心理投射,深入剖析火在人类历史与心理中的深远作用。这不仅是对火的科学审视,更是一场关于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为读者开启一扇重新理解自我与世界的智慧之门。
作者简介:
加斯东·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年出生于奥布河畔巴尔区,1962年在巴黎逝世。他是法国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诗人,研究领域涵盖科学、诗学、教育等,1955年以名誉教授身份领导科学历史学院,并当选为法兰西伦理和政治科学院院士,1961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大奖。他被认为是法国新科学认识论的奠基人,是法国历史认识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众多哲学家,其认识论在【译者简介】
杜小真,1946年生,河北承德人。1978年9月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主要著作有《萨特引论——一个绝望者的希望》、《勒维纳斯》、《自由与存在的重负》、《遥远的目光》等,主要译著有《存在与虚无》(合译)、《西西弗的神话》、《声音与现象》、《自我的超越性》等,编译有《利科北大演讲录》、《德里达中国演讲录》、《福柯集》等,还主编有《法兰西思想文化丛书》、《当代法国思想支化译丛》等。
顾嘉琛,1941年生,江苏吴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曾任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曾撰写过《法语系统语法》,主要译著有《巴什拉传》(合译)、《重负与神恩》、《文学空间》、《一个远距离男人》、《看·听·读》、《文学与感觉》、《火的精神分析》(合译)等。全球范围内广受推崇。
前言 1
第一章 火与敬重 普罗米修斯情结 9
第二章 火与遐想 恩培多克勒情结 17
第三章 精神分析和史前历史 诺瓦利斯情结 28
第四章 性化的火 59
第五章 火的化学:虚假问题的历史 82
第六章 酒精:能点燃的水;潘趣酒:霍夫曼情结;自燃 117
第七章 理想化的火:火与纯洁 137
结论 150
附:烛之火
前言 158
第一章 蜡烛的过去 175
第二章 烛火遐想者的孤独 191
第三章 火苗的垂直性 216
第四章 植物生命中烛火的诗意形象 231
第五章 灯之光 253
跋 我的灯和我的白纸 27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性化的火便成了一切象征的连词符。它把物质同精神,把恶癖和品德连结起来。它使唯物的知识理想化;它使理想的知识物质化。它是一种基本模棱两可的原则,这种原则不无魅力,但必须不断地承认它,不断地在两种相反的使用中对它作精神分析;反对唯物的使用,反对理想主义的使用:“我在操作,炼金术士说。—不,你在幻想。—我在幻想,诺瓦利斯说。一不,你在操作”如此深刻的两重性的理由是因为火在我们之中,也在我们之外,它看不见但又光辉耀眼,既是精神又是烟雾。 (查看原文)
宇宙之王
2赞
2019-04-23 09:55:35
—— 引自第69页
神话家教会我们在对上天的观察中读懂光的悲剧。但在遐想者的小房间里,熟悉的物品却变成为宇宙的神话。熄灭的烛火是一颗死亡的太阳。烛火的死亡比天上的群星的死亡还要安宁。烛芯弯了下去,变黑了。烛火在禁锢它的阴暗之中服下了鸦片。烛火宁静地死去:它在睡梦中死去。 (查看原文)
赵大闲
3赞
2021-05-02 10:22:14
—— 引自章节:第一章 蜡烛的过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