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与形式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心灵与形式》是卢卡奇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是一本文学批评著作,评论了柏拉图、克尔凯郭尔、诺瓦利斯等人的作品、生活和思想等,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本书的立意是批判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危机。卢卡奇认为,艺术家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塑造经验现实,进而克服资本主义文化危机。卢卡奇通过创作这本论说文集来证明,论说文形式能够成为实现这一任务的批评形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吕西安·戈德曼甚至认为本书可称为现代存在主义的先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卢卡奇,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者简介:

吴勇立,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翻译家协会委员。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在CSSCI期刊和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西方左派思想史、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高等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主编三卷本《卢卡奇研究指南》。

论说文的本质和形式
柏拉图主义、诗艺和形式
生活中被撞碎的形式
浪漫派的生命哲学
市民阶级的生活方式和为艺术而艺术
新的孤独及其抒情诗
渴念与形式
瞬间与形式
生活的富矿、混沌和形式
悲剧的形而上学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重申一下:诗人和柏拉图主义者是两个对立的极点。每个柏拉图主义者在描述诗人的时候都会说出自己最富意义的话语。也许有一条神秘的律法规则,它决定了这个或那个诗人应当被指定给哪一位批评家,于是后者就有可能论说这位诗人。也许诗艺与柏拉图主义的混合程度决定了哪一方在这层意义上是另一方的心理上的对立面;也许从一种神秘的数学意义上说,在这两类人当中柏拉图主义和诗艺的总和数总是恒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越是纯粹的柏拉图主义者,他就越会激赏并挚爱与柏拉图主义没有丝毫关联的纯粹的诗人、观想者。也许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我认为卡塞纳尔的全部文章里要数评论雪莱的那篇是最精湛、最富于诗意的,对于像爱默生(Emerson)这样纯粹的柏拉图主义者来说雪莱却是无足轻重的。 (查看原文)

梁中和
8赞
2024-09-28 11:40:50

—— 引自章节:柏拉图主义、诗艺和形式

这些都是两极对立的矛盾。它们几乎互补。诗人的生活在于无视柏拉图主义者的存在,对于柏拉图主义者而言,很要紧的体验是与诗人一起达至澄明之境界,并找到合适的言辞将此境界的规定述说清楚。纯粹的诗人缺少的是思想,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他有思想,这些思想也只是质料,只是旋律的诸种可能性,只是合唱歌队里的声音,与其他声音没有区别,它们什么也不能领会,也不对任何事物承担义务;诗人不能习得什么,因为诗人总是闭合的、圆整的。诗人的形式是诗句,是歌;对他而言一切都会融入音乐之中。“在柏拉图主义者的心里活跃着某种东西,他永远不能为之找到合适的韵脚”,他将一直期盼他所永远达不到的东西。对他而言,思想也只是原生质料,只是一条他可以任意行走的路径,但是这条路径本身对他意味着终极,意味着他生命里不可继续裂解的事实,他不停地发展自己,然而却从未达及过一个目标。他要言说的东西总是多于——或者少于——他有机会所言说的东西,那暗哑事物的无声陪伴把他的作品变成了音乐。他从不能说清关于自己的一切,从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情,他的形式从来没有被完整地填塞,或者说这些形式不能收纳承揽一切;分析、散文是他的形式。诗人总是谈论自己,他为哪一个对象吟咏倒是无关紧要的;柏拉图主义者从不敢明目张胆地思考自己,他只有通过别人的作品才能体验他自己的生命,通过别人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接近他自己。 (查看原文)

梁中和
2024-09-28 11:34:45

—— 引自章节:柏拉图主义、诗艺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