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系统梳理西方认识论约2500年的历史,从古希腊毕泰戈拉到胡塞尔,呈现西方哲学史上约40位哲学家的认识论思想。
☆本书看点
1.系统梳理西方认识论2500年的历史。从古希腊毕泰戈拉到胡塞尔,本书从整理上理解,于细节处勘察,呈现了西方哲学史上约40位哲学家的认识论思想。
2.本书涉及了许多较少被关注的哲学家,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认识论研究的空白。书中涵盖古代教父哲学、中世纪哲学这1500年中被忽视的认识论历史,主要论述了其中20位哲学家的认识论思想。另外,书中第一部分涉及的达·芬奇、波尔查诺、亥姆霍兹的认识论研究也具有创新性。
3.本书同样是现象学研究著作,有助于人们从历史的角度去把握胡塞尔现象学的主旨。本书第二部分是胡塞尔的认识论思想,对认识论史的整体把握有助于理解胡塞尔现象学,也有助于深入理解认识论。
4.本书对学术界把握认识论的整个历史具有一定价值,可以成为西方哲学史课程中认识论方面的参考用书。
5.本书对逻辑学、认识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一定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与现象学相关的认识论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系统介绍了西方认识论史,从古希腊毕泰戈拉到亥姆霍兹。其中涵盖古代教父哲学、中世纪哲学这1500年中被忽视的认识论历史,主要论述了其中20位哲学家的认识论思想。另外,这部分涉及的达·芬奇、波尔查诺、亥姆霍兹的认识论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部分是胡塞尔的认识论思想,从意识结构研究、范畴研究和逻辑研究三个层次对胡塞尔认识论思想的整体思路进行解析。本书学术性和实用性兼具,对于学界把握认识论的整个历史具有一定价值,也为一般哲学爱好者了解认识论历史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门类——认识论的历史,并集中研究了胡塞尔的认识论思想。内容翔实,学术性和实用性兼具。本书从整体上理解,于细节处勘察,对于学界把握认识论的整个历史具有一定价值,也为一般哲学爱好者了解认识论历史提供了实用的参考。正如作者何涛在书中所写:“没有认识论的历史,就不会有认识论的科学。科学研究虽要以主题化的方式进行,但问题的思想历史是其必要的参照。如果没有历史知识,则可能会将旧观点和旧错误当作新见解,也很难估计新的理论工作的价值所在。”读者可以通过查阅这部著作看到历史上的哲学家对相关问题的理解,结合其中的引述,通过进一步阅读原著中的相关部分,获得有益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何涛,1983年生,甘肃白银人,哲学博士,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现象学、认识论。著有:《哲思之门:从已知把握未知的可能性》《现象学入门:胡塞尔的认识批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新探:现象学的尝试》。
前 言
第一部分 对胡塞尔之前认识论的回溯
第一章 古希腊哲学中的认识论
第一节 从毕泰戈拉到芝诺
第二节 高尔吉亚与普罗泰戈拉
第三节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
第五节 伊壁鸠鲁学派
第六节 斯多亚学派
第七节 皮浪学派
第二章 中古后期神哲学中的认识论
第一节 克莱门
第二节 奥利金
第三节 德尔图良
第四节 拉克唐修
第五节 阿塔那修与维克多里
第六节 卡帕多西亚三杰
第三章 中世纪哲学中的认识论
第一节 奥古斯丁
第二节 普卢克洛
第三节 波爱修
第四节 狄奥尼修斯
第五节 马克西姆
第六节 爱留根纳
第七节 安瑟伦
第八节 圣维克多的雨果
第九节 波纳文图拉
第十节 阿奎那
第十一节 奥卡姆
第十二节 认识论史的思想筛选原则
第四章 近代以来的认识论
第一节 达·芬奇
第二节 约翰·洛克
第三节 莱布尼茨
第四节 波尔查诺
第五节 亥姆霍兹
第六节 小结
第二部分 胡塞尔的认识论
第五章 意识结构研究
第一节 时间意识
第二节 背景意识
第三节 纯粹意识的结构
第四节 Noesis 与 Noema 结构
第六章 范畴研究
第一节 范畴的含义及类型
第二节 两个基本范畴
第三节 精密范畴
第七章 逻辑研究
第一节 逻辑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逻辑学的性质
第三节 逻辑学的功能
第四节 逻辑研究应具有的普遍性意义
第八章 科学分类与其他问题
第一节 本质科学与事实科学
第二节 形式本体论
第三节 其他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在《海伦所》中,高尔吉亚有这些关于语言的思想论述:“语言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以微小到不可见的方式达到最神奇的效果。它能哪傲恐惧,消除悲伤,创造快乐,增进怜悯。所有诗歌都是有韵律的语言,它能使听众恐惧得发抖,感动得流泪,或是沉浸在哀思里;总之,语言能感动灵魂,使它将别人生活中遭到的幸运和不幸在自己身上产生同样的感情。”“如果每个人都能记住过去、知道现在、预见将来,那么语言的力量就不会那么大了;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能记住
过去、知道现在、预见未来,所以欺骗就容易了。”“〔前文脱落〕因此受语言的诱惑犹如受暴力的劫持,海伦是身不由己地同意了别人所说所做的事。”“语言对于灵魂状况的力量可以和药物对于身体状况的作用相比。正如药物作用于身体内不同的体液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死一样,语言也是如此,不同的话能使人悲伤、快乐或者恐惧,有害的劝说还能迷惑或麻醉灵魂。”“碰到恐怖景象的人往往吓得魂不附体,许多人由于过度的疲劳、可怕的灾难和不可救药的疯狂而遭受不幸时,铭刻在人们心上的印象是无法磨灭的。”四 (查看原文)
麒麟
4赞
2025-02-12 12:50:38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 对胡塞尔之前认识论的回溯
认识论思想是人类在探索世界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哲学史家们通常认为近代以来哲学转向了认识论,但实质上认识论并不是从笛卡尔才开始的,它在哲学史上有着更为古老的源头。科学活动中理论问题或哲学问题的解决,虽然鲜明地体现为个人的直接努力,如个人的触动和愿景会使得一些问题成为时代思想中的主题并吸引人们对其探索,但科学问题或哲学问题的形成却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认识论的问题也是如此。包括胡塞尔在内,近代以来诸多哲学家的认识论思想凝聚的仍然是历史性的问题。认识论研究不仅体现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体现在芝诺等古希腊哲学家所思考的问题中。在中古后期和中世纪这两段历史时期的神学著作中,认识论对信仰体系一直起着解释说明的作用。近代以来的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有很多认识论思想。除此之外,对数学和物理学有杰出贡献的波尔查诺、亥姆霍兹的著作中,对艺术和科学工作有杰出贡献的达·芬奇的手稿中,也有深刻的认识论思想。从这一章开始,依次对这些历史阶段的认识论思想进行基本的梳理,以作为深人理解胡塞尔认识论思想的准备 (查看原文)
麒麟
2025-02-12 12:35:03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 对胡塞尔之前认识论的回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