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液态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鲍曼用“液体”来比喻“现代”这一时间范畴。液体不像固体,既没有固定的空间外形,也没有时间上的持久性。这一时代的模式,不再是“已知的、假定的”,更不是“不证自明的”;它们中有许多是相互冲突的,需要重新分类。

鲍曼逝世前,他正着手“创作”这部短篇作品——与意大利记者托马斯·莱昂奇尼(恰好比他年轻60岁)展开对话。在这些思想交锋中,鲍曼将目光投向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世代,即那些“生而为液态”、在持续流动的社会中感到适应的人群。文身、时尚、消费经济、霸凌、恶的平庸化、网络、线上约会等当代议题,在这本简明的著作中得到了极具洞见的阐释。

在流动的现代性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们拥有一些手段、一些资源、一些能力、一些技能;但在潜意识层面,每个人都不禁会不断问自己:我能用这些做什么呢?

在鲍曼离开这个世界前最后的日子里,他依然致力于完成他的使命:用文字引领后辈,拉着他们的手,帮助他们真正认识和解读这个世界。

齐格蒙特·鲍曼留给我们的“最后一课”

伟大的社会学家×青年记者,跨越代际的对谈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新颖又令人惊奇,尽管它们注定是短暂的——这些方式旨在在瞬间中捕捉永恒。

消费经济之所以能够繁荣,正是得益于将可能性转变为义务的神奇策略。

“我们”这一概念如果不与“他们”相结合,就没有意义。

网络世界常常被夸张地展示,甚至被过度体验,仿佛它属于我;然而事实是,网络提供了在离线世界中无法实现的“绝佳孤立”。

1 1 0 * 1 8 5精装轻薄开本,可随身携带,可经典珍藏

社会学大家鲍曼的最后一课,跨越世代的伟大对谈

轻哲学阅读+信息量爆棚+精装轻薄开本。伟大社会学家生命中的最后一课,每一个现代人应对不确定性的哲学方案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出生于波兰,当代杰出的思想家、英国利兹大学终身教授,代表作有《现代性与大屠杀》《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流动的现代性》等。

托马斯·莱昂奇尼(Thomas Leoncini),作家、心理学家兼记者。

作者简介:

外貌的变化:文身、整形、嬉皮士
侵略性的变化:霸凌
性与约会的变化:线上寻爱时代的禁忌衰落
后记:最后一课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