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围绕中国思想现代化这个主题,林毓生先生的这部文集分为五四运动,自由主义理念、人文重建、台湾当前文化发展、有关当代新儒家等几大部分,体现作者多年来对乌托邦主义的反思。
作者简介:
林毓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系荣誉教授。早年就读台大时,深受殷海光先生的启发,赴美以后,仍然经常与殷先生通信,直至殷先生逝世为止。林先生说,殷先生给他的是“经过西方自由主义转化的中国知识分子道德精神的召唤”。近著《中国激进思潮的起源与后果:秩序危机、反传统、乌托邦》,将于2009年在大陆出版。
自序
增订再版小引
一
中国人文的重建
什么是理性
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
再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
论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两种关于如何构成政治秩序的观念
二
“五四”式反传统思想与中国意识的危机
“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思想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
论梁巨川先生的自杀
三
“开放心灵”的认识与了解
一些关于中国文化与文学的意见
超越那没有生机的两极
民初“科学主义”的兴起与含意
不以考据为中心目的之人文研究
民主自由与中国的创造转化
一个培育博士的独特机构:“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
四
殷海光先生一生奋斗的永恒意义
在转型的时代中一个知识分子的沉思与建议
哈耶克教授
学术工作者的两个类型
五
钟理和、《原乡人》与中国人文精神
黄春明的小说在思想上的意义
如何做个政治家?
面对未来的关怀
六
殷海光先生的志业与台湾的民主发展
献疑三问——与李泽厚商榷
“西体中用”论与“儒学开出民主”说评析
关于文明的物质化、庸俗化与异化——与王元化先生的通信
人文与社会研究发展刍议
鲁迅思想的特质及其政治观的困境
鲁迅个人主义的性质与含意
平心静气论胡适
合力建立新的世界图景
访谈录:自由主义、知识贵族、公民德行
认识“五四”、认同“早期…‘五四”——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而作
对于儒家传统乌托邦主义的反思——答客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中国知识分子所以接受西方个人主义的思想和价值,主要是借他来支持并辩解反传统运动…….正如许多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一样,五四反传统主义者以为个人主义的诸价值对于促进民族主义目标的实现,能发生有效的功效。
西方个人自由的观念导自个人价值在伦理的基设,而五四时代,个人自由的观念却是随着反抗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对个人的压抑而增强的。
从有关严复和梁启超的精辟研究中,我们知道当初自由思想和价值之传人中国,主要是为了诱导中国民众的潜力以维护国家权益;另一方面,是用来唤起中国民众的士气以重建并巩固中国社会。
在一九一九年当年及以后几年,民族主义的情绪日渐澎湃,左派与右派的意缔牢结日渐普遍,其中并融合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各式各样的民族主义笼罩于个人主义诸价值之上,个人主义诸价值不再被当作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的有效工具…….在五四时代初期盛行的脆弱的自由主义的理想,早已被来自左派与右派的势力所摧毁。
西方自由人文主义与孔孟人文主义的结合,能够促使中西文化的新整合并促成儒家传统创造的转化吗? (查看原文)
没事找事
4赞
2013-06-15 22:17:55
—— 引自第188页
作为现代中国人非常难,稍有灵性的人,往往深感精神的煎熬,对于几位新儒家学者所表现的这种精神的煎熬面、痛苦面,我觉得很值得钦佩。……但我所要谈的重点是:他们身为知识分子,所关怀的究竟是什么?就我个人来说,这是个重要问题,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关怀中国的未来,基于这种关怀,我们应该设法使我们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结构能够得到改进;如此,我们的同胞可以生活的合理一点,丰富一点,有尊严一点。 (查看原文)
1N
2赞
2024-08-18 15:09:51
—— 引自章节:面对未来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