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奠定百年费顿历史地位的经典画册,收藏级的印装质量
重新定义艺术出版的标杆之作
……………….
※编辑推荐※
☆ 出版于上世纪的经典艺术家专著全新再版。本书设计独到,细节考究,接近原作的高质量全彩图片画幅可观,是读者的收藏之选。
☆ 甄选120幅伦勃朗代表作品——从广为人知的《夜巡》和大量自画像到各类宗教画、肖像画和素描,完整回顾艺术家创作生涯。
☆本书作者博雷纽斯既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史家和外交家,治学严谨,撰述鞭辟入里且富有启发性,理清伦勃朗艺术的独特之美。
……………….
※内容简介※
伦勃朗(Rembrandt,1606—1669年)是17世纪荷兰艺术黄金时代的艺术大师之一。他对人类境况的深切同情,在他的历史画、风俗画、肖像画和众多记录他从年轻到衰老的自画像中展现出来。17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就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本精美的画册收录了这位荷兰巴洛克大师笔下充满细节和戏剧性的作品。从《夜巡》《亚里士多德与荷马半身像》到他的自画像,这本画册介绍了伦勃朗的主要作品。艺术史家唐克雷德·博雷纽斯的经典评论,加上伦勃朗研究专家、策展人瓦尔特·利特克的全新序言,为新一代的艺术爱好者们阐明了伦勃朗的辉煌成就。
作者简介:
唐克雷德·博雷纽斯(Tancred Borenius,1885—1948年),芬兰艺术史家、外交家,伦敦大学学院首位艺术史教授。他创建了《阿波罗》杂志,也是《伯林顿杂志》董事会成员。他的著作包括对英国原始艺术、佛罗伦萨湿壁画和对伦勃朗的研究。
瓦尔特·利特克(Walter Liedtke),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欧洲绘画部策展人,荷兰和佛兰德斯绘画专家,出版过有关伦勃朗、维米尔和其他荷兰画派成员的著作,并策展过多个相关展览。
……………….
※译者简介※
吴啸雷,杭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曾供职于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自由学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译有《艺术史写作原理》(合译)、《艺术的终结》等。
序言
引言
图片注释
图版
附录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尼德兰北部和南部的艺术从一开始就未曾有过相同的特质…在比利时,天主教依然是宗教主流,这意味着,在教堂装饰这一广阔领域,绘画只是以宏大设计充当教化的工具——伟大的17世纪佛兰德斯艺术家鲁本斯的风格即是其中最卓越的例子。而在荷兰,人们信奉新教,反对过度装饰宗教场所;画家们因此有机会在宏大设计之外发展其他绘画风格。17世纪的荷兰和比利时的另一个不同在于,荷兰是更倾向于民主共同体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家财万贯的富人很少,真正赤贫的穷人也不多。而在比利时,我们能看到在政治权利和财富上的极度不平等。因此,在比利时,画家可以获得大把的工作,为贵族阶层的宫殿和城堡创作有关历史和绘画题材的装饰性绘画、大尺幅的狩猎场景画和静物画等。而在荷兰,画家们主要为中产阶级略输富丽的住所绘制作品,作品通常在尺幅上较有节制,内容涵盖明显具有家族特征的肖像画、过去时光的场景画、风景画、静物画等。 (查看原文)
Gespenster
1 回复
5赞
2019-12-06 10:27:22
我的工作的另一部分是对密集的学术研究进行日常阅读,其中有许多是引人深思的,还有一些则很平淡。这可能是一个奇怪的行业:对美丽而深奥的对象进行严肃、谨慎并且经常是孤独地推敲,而大多数人则采用更轻松的方式,他们很可能将之作为逃离职场生活的一种精神恢复。这种差别或许可以这样比较:前者像是在内陆国家做海洋学研究,而后者则如从一艘小船上跳进水晶般的大海。
这些书是写给广大读者的:他们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会去参观伟大的博物馆,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时机并不太多。就像费顿出版社的创办者路德维希·戈德沙伊德(Ludwig Goldscheider,1896一1973年)所深刻理解的那样,这样的书存在于一个广阔的时间跨度中,它回顾了三百年来(《夜巡》完成于1642年)的文化珍品,它放在一个人的书架上,又将是几十年。伟大的艺术书就像伟大的小说那样,即便关于它的学术研究变化了,鉴赏的方式也发展了(后者总是被证明比前者更持久),也能在长时间内保有价值。
博雷纽斯关于赞助人的观点是为了强调作为特例的伦勃朗与大多数荷兰画家之间的区别。17世纪资质平庸的荷兰艺术家习惯于“一种描绘琐碎的现实主义和细碎小事的倾向,而因此忽略造型问题”;而伦勃朗则是“有着深沉诗性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热衷于奇思妙想(精神世界?),对造型问题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会倾向于一种叙述性的分析”,因此博雷纽斯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对伦勃朗所描绘的“前景”的兴趣转移到了艺术家“在艺术史整体中的背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博雷纽斯把伦勃朗置于欧洲早期巴洛克运动的历史语境之中,尤其强调了意大利的来源。
伦勃朗创作过程中类似的中途换马或河中可驾车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伦勃朗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他对于传统主题所创的表现手法(博雷纽斯所说的“深沉的诗性”一定指的是“共情的”)捕捉到了他所处的时空中的精神,而且考虑到伦勃
朗在世时,已经有大约3000件伦勃朗… (查看原文)
醒来后第一件事
1赞
2022-04-11 15:26:06
—— 引自章节: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