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竹编、木作、打铁、修补、叫卖,
60位上海师傅最后的手作记忆
竹篮、木桶、藤椅、金鱼灯、蚌壳棉鞋,
100个物件速写上海日常风景
Bamboo-weaving, wooden crafts,
iron-forging, mending, peddling,
the last memory of 60 handicraft masters in Shanghai
Bamboo baskets, wooden buckets, rattan chairs,
goldfish lanterns, shell-shaped cotton shoes,
100 objects sketching the landscape of
everyday life in Shanghai
作者简介:
上海师傅印象 周祺
马根发: 路上有人开着轿车也会停下来买我东西呢
001 常州篮
002 绒线针
吴德华: 竹编这个活儿, 只要能想得出来都可以做出来
003 笪
许文明: 退休后就自己做,打发打发时间,就当是玩
004 升箩
俞文归——大团铁艺人
005 铁门
凌旭明: 以前我们夏天 种地,冬天做篮子
006 竹筐
007 竹凳
李政: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只要画得出图纸我就能做出来
008 金鱼灯
薛文华:再过十年这种竹编的东西真的没有人做了
009 筅帚
010 蒸架
011 百脚架
蔡英龙——在庄行镇上卖杂货
012 篮
杨慎喜: 不管什么鞋子, 我只要一看就会做
013 蚌壳棉鞋
014 圆口鞋
015 搭襻鞋
庄金生:现在蒲鞋只能看看了
016 蒲鞋
017 草鞋
王宏春——老师傅和小兔子灯
018 小兔子灯
张乐华: 全世界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假领子市场
019 节约领
徐冬林: 我带过二十七个徒弟
020 蒸糕桶
魏鹏飞——最年长的竹编师傅
021 笼格
顾玲娣: 以前这里有篾竹街,所有的店都是卖竹器的
022 提篮
023 竹帽
024 竹衣架
025 竹夹
孙逸娟: (20世纪) 70年代的时候出口订单最多
026 腰圆包
027 草帽
028 草拖鞋
029 杯套
030 糖果盒
赵士德——边做边卖的竹匠
031 元宝篮
032 饭罩
徐建章: 小菜场里没有一根不是我的秤
033 秤杆
杨秋玲: 手工的东西很少人肯做了
034 笊篱
035 苍蝇拍
丁维昌: 打(编)一条席子,从破篾开始要八十个小时
036 篾席
浦阿婆: 现在戴表的人年纪大的多一点
张凤仙——亭林镇老人 的日常服饰
037 土布头巾
038 土布衣服
039 土布围兜
王根林: 学徒时没工钱的,师傅肯教你(就)蛮好了
040 藤椅
顾月香——徐行镇的草编阿姨
041 草拖鞋
周宏梅: 要卖得快么就 挑(担子)到乡下去, 一家家地喊“篮要不要”
042 疏篮
043 饭篮
黄发堂: 以前就是靠这个东西(生活),现在就是做着玩的呀
044 小竹凳
徐巧珍: 天冷的时候,人家都来补羊毛衫、羊绒衫、滑雪衫
黄金善——住在河边的竹编师傅
045 热水瓶竹壳
046 竹篮
甘丽娟: 以前家里的开销都是靠草编,现在是 大家开心了一起弄弄
047 草编东方明珠电视塔
048 南瓜包
049 草帽
朱金林——会做竹蜻蜓的杂货店主
050 竹篮子
051 竹蜻蜓
殷允良——在公交站旁卖日用杂品
052 铜手炉
王秀丽——我卖杂货有七十年了
053 竹匾
沈友高: 以前么每户人家总归有人会做(竹编)
054 蟹篓
055 草莓篮
俞锦仙: 我编的小篮子, 来古镇旅游的外国人看到都要买的
056 小篮
陶情建——马路边的铁 榔头
057 铁锅
058 铁勺
059 铁铲
唐师傅: 我大概是弹棉花里面年纪最轻的了
060 棉花胎
陈天星——新场大街的白铁匠
061 漏斗
062 舀水勺
063 铅桶
064 油墩子勺
065 畚箕
王全林: 嘉定这里用得最多的还是元宝篮
066 小元宝篮
查沛华: 我做的脚踏车都是可以转动的,跟真的一样
067 迷你三轮车
068 迷你脚踏车
秦师傅: 我们卖的东西大概有近千种吧
夏耀明: 南京路、城隍庙 都有卖我(做)的东西
069 迷你茶壶
070 迷你汤婆子
071 迷你手炉
华雪娟——平安镇织布阿姨
072 土布鞋
朱阿梅——在胡桥镇打农具
073 铁鎝
徐文鸿: 带不了徒弟,不吃生活(教训)学不会
074 皮拖鞋
费宝英: 我还是比较喜欢卖传统的东西
075 扫帚
王雪根:每匹布都有名字,我能叫得出几百种
郭志高:我用的都是崇明的土竹
076 鹤
077 蟹
078 小藤匾
079 大崇明篮
顾振邦——向化镇竹器摊主
080 连枷
何永娣: 我出嫁的时候布就是自己织的
081 崇明土布
082 聪明羊
083 土布帽子
084 土布包
周万德: 我自己也是睡棕绷的,透气
085 棕绷
居台仁——老师傅的小板凳
086 小板凳
陈志刚——老城厢里的小师傅
087 兔子灯
张福平: 我就做做当地农民用的农具
088 菜刀
089 田刀
090 篾刀
储进根——在新场镇卖 老杂货
091 土布
李建国: 老客户有的年年要来买一个生肖彩灯
092 生肖灯
吴孝明——城桥镇的竹编师傅
093 匾
杨忠岐——七宝镇上的木桶匠
094 木盆
沈木云: 老早(以前)每家人家都要用饭窠的
095 饭窠
096 长颈鹿
周伟清: 在上海,藤椅没有几个人在做了
097 藤拍
098 小藤椅
黄达明: 我每个星期要去学校教小朋友做竹编功课
099 小簸箕
100 大竹匾
参考读物
花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