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笔记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日记体的方式结构全篇,从2017年4月17日起,至2017年6月24日,每篇日记配备了一幅作者在牛津拍摄的黑白照片。作者用直白的文字和珍贵的黑白影像记录了其在牛津大学客座一学期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书中,作者谈时局,谈生活,谈典故,谈童年,表达了对西方知识领域的思考和对人文价值的关怀。可以说,本书是他对时事、人文、历史和生活的洞见,是英式essay与中式小品的曼妙结合。

作者简介:

张力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留校任教。英国莱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曾任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副主编、FT中文网创刊总编辑、《FT睿》杂志创刊总编辑、英国广播公司资深记者、新闻主编。曾获亚洲新闻奖等国际奖项。牛津大学、香港大学等校访问学者/客座教授。著有《世纪末的流浪》(合著)、《黑白灰》、《历史的底稿》、《中国领导力》(合编)等。

序 / 001 /
自序 / 007 /
2017年4月17日 / 001 /
2017年4月18日 / 008/
2017年4月19日 / 018 /
2017年4月20日 / 029 /
2017年4月21日 / 037 /
2017年4月22日 / 044 /
2017年4月23日 / 053 /
2017年4月24日 / 057 /
2017年4月25日 / 063 /
2017年4月26日 / 072 /
2017年4月27日 / 080 /
2017年4月28日 / 086 /
2017年4月29日 / 094 /
2017年4月30日 / 102 /
2017年5月1日 / 111 /
2017年5月2日 / 122 /
2017年5月3日 / 128 /
2017年5月4日 / 133 /
2017年5月5日 / 139 /
2017年5月6日 / 148 /
2017年5月7日 / 154 /
2017年5月8日 / 161 /
2017年5月9日 / 169 /
2017年5月10日 / 177 /
2017年5月11日 / 185 /
2017年5月12日 / 193 /
2017年5月13日 / 199 /
2017年5月14日 / 206 /
2017年5月15日 / 216 /
2017年5月16日 / 225 /
2017年5月17日 / 231 /
2017年5月18日 / 239 /
2017年5月19日 / 246 /
2017年5月20日 / 250 /
2017年5月21日 / 256 /
2017年5月22日 / 260 /
2017年5月23日 / 265 /
2017年5月24日 / 271 /
2017年5月25日 / 277 /
2017年5月26日 / 283 /
2017年5月27日 / 288 /
2017年5月28日 / 292 /
2017年5月29日 / 299 /
2017年5月30日 / 306 /
2017年5月31日 / 313 /
2017年6月1日 / 319 /
2017年6月2日 / 325 /
2017年6月3日 / 330 /
2017年6月4日 / 334 /
2017年6月5日 / 339 /
2017年6月6日 / 345 /
2017年6月7日 / 351 /
2017年6月8日 / 359 /
2017年6月9日 / 367 /
2017年6月10日 / 372 /
2017年6月11日 / 378 /
2017年6月12日 / 384 /
2017年6月13日 / 392 /
2017年6月14日 / 403 /
2017年6月15日 / 408 /
2017年6月16日 / 415 /
2017年6月17日 / 419 /
2017年6月18日 / 423 /
2017年6月19日 / 434 /
2017年6月20日 / 438 /
2017年6月21日 / 444 /
2017年6月22日 / 456 /
2017年6月23日 / 461 /
2017年6月24日 / 468 /
人名索引/ 472
鸣谢/ 50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1963年,日后成为澳大利亚总理的霍克在此用11秒于掉一个码长杯( A Yard Glass of Ale)啤酒,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码长杯,一码长,约90厘米,杯底像灯泡,容量1.42升。
1968年秋,越战正烈,克林顿获罗德奖学金到牛津,在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读政治学。据牛津坊间版本,因他泡吧太多,论文未完成,最后学位泡汤了,要怪罪的就是这家酒吧。大明星伯顿、泰勒,政治家布尔、撒切尔夫人,科学家霍金都曾是此地酒客。英国人视家为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中世纪后有了酒吧这种公共社交空间。Pub一词,源自 Public House。Pub译为“泡吧,很妙,既音,也合意。
(查看原文)

Luxanna
2021-06-05 02:20:25

—— 引自章节:2017年4月24日 / 057 /

回到伦敦家中。回国后,房子一直空着。跟宠物一样,房子得养。主人不在,房子会失落,坏得也快。前年,我将多年的藏书从伦敦海运上海,近70箱。运抵复旦大学时,搬家公司告诉我,重量2吨多。 书架不够,只能临时找库房安置。书是读书人的十字架,背上了就很难卸下。伦敦的书没完全搬空,留了些。走道、窗台、洗手间、楼梯角落,东一摞、西一摞,像撒狗粮。有书在,感觉安全些。随手抽出一本,翻几页,也是满足。

对狗,英人有真实的生命体验。聊狗对英语颇有长进,妻子在中学、大学被迫学俄语。初到英国,英语茫然。一天散步,她问一温婉的老妇人,您的狗什么种?老太郑重介绍:“She is abith!”妻子觉得耳熟,心想怎么骂街了。再向老太求证。老太太重复:“She is a bitch!”(她是条母狗!)

(查看原文)

BWV八核
2022-03-07 20:41:21

—— 引自章节:2017年4月17日 / 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