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浙大中西书院院长刘东教授新作
重新梳理中西文明关系,解读文明发展影响因素
中西之间“交替领先”、向着“公平正义”的文明竞逐的历史现象背后,正铺垫与支撑着彼此共通的“理性”精神
破除中西分野的假象,探求横跨欧亚大陆的文化共性
不同文明之间历史的最大公约数为何?未来达至人类“大同”的精神基础又是什么?
——————————————————————————————————————
《我们共通的理性》是刘东教授重新梳理中西文明关系,强调人类共同的理性的新作。他强调,与其按照传统把欧洲和亚洲画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我们可以去探索横跨欧亚大陆的共同之处。
作者调动了过往的知识储备,不仅包括了一般的中西文史哲知识,也涉及了国际汉学、比较文学、政治哲学、人类学、经济学,乃至人文地理学,以接过包华石刚在《西中有东》中做出的论述,而进一步回答那个困扰人们的问题:从长期历史来看,中西之间曾交替“领先”,这个现象背后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一方面,作者提出了历史中的“机运”问题,借助于其间无法预判的“偶然性”,来解释中西之间的“交替领先”;而另一方面,则又提出了在这种作为世界潮流的、向着“公平正义”的文明竞逐背后,却正铺垫与支撑着彼此共通的“理性”精神。如此,作者就不仅指出了历史的最大公约数,也指出了未来达至人类“大同”的精神基础。理所当然地,这也就反驳了各种极端而夸诞的中西“二分法”,因为它们既在学理上有所失足,也在实践上有所误导。
作者简介:
自序
第一章 为中国人民声辩
第一节 作为理解框架的欧亚大陆
第二节 对于民族主义的两种态度
第三节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影响
第四节 当秋千又荡回中国之后
第二章 历史在哪里打弯
第五节 历史转折的偶然与机运
第六节 水流到底会在哪里决口
第七节 从共和主义的视角来看
第八节 徒手攀上那块“酋长岩”
第三章 我们共通的理性
第九节 对于理性的非理性态度
第十节 作为理想类型的理性精神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