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应当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似乎是一个悖论:在人类物质与技术成就鼎盛的时代,我们却充满焦虑,时常感到某种紧张与缺失。我们被驱使着消费,着迷一般地购物;我们被卷入世俗化浪潮,不断与财富、掌声、点击量作战;我们在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中迷失方向,社群生活却很少……

民主主义日益激化为民粹主义,福利主义日益走向极端平均主义,个人中心主义日益泛滥,科学崇拜日益主导社会生活。

面对“物质成功,社会失败”,究竟什么样的生活,值得人过?

何道峰先生试图从历史与思想史的嫁接中寻找答案。在《人的应当》一书中,他将人类历史定义为“人的能够”与“人的应当”的相互矛盾与彼此推动——回望人类发展史,物质的发达、技术的进步往往带来精神危机,并在深重时呼唤智者的深思与信仰。这不啻为一种俯瞰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全新视角。更为难得的是,他的这一认知与思考方式能融会贯通:从史前史到AI时代,从苏格拉底到孔孟老庄,从圣经到儒学,从基督到佛陀……一种终极逻辑连接起过去与今天、东方与西方,让我们窥见“现代化”文明的深层定义,进而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作者简介:

第一章 人类:特质、本性与公共冲突
第一节人作为个体的脆弱性特质
第二节人作为整体的群居性选择与公共困境
第三节“人的能够”与“人的应当”之永恒冲突
第四节生命跌宕中的神圣作答
第二章 发问: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破解“人的能够”
第一节人类的定义和讨论的起点
第二节血腥中的激情
第三节家庭中的牧歌
第四节人、契约、国家
第五节在暴力悖论深处
第三章 溯源:古希腊的闪烁星河
第一节古希腊神话——人类悲悯与反思的激情发端
第二节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追寻与献身
第三节哲学的坠落与苏格拉底之死
第四节柏拉图的“洞穴”
第五节巅峰之上的亚里士多德
第六节黄昏中的实践哲学
第七节古希腊哲学盛宴的宽广向度
第四章 加入:中国先秦的反思
第一节“封国制”导致的侯盛王衰
第二节孔孟哲学——“有序美”的复古期盼
第三节老庄哲学——纯然美感的“道德”人格
第四节法家哲学——“人的应当”到“人的必须”
第五节墨家学派——人类最早的公益组织
第六节中国与古希腊的“华山论剑”
第五章 锻造:炼狱中的希伯来犹太人
第一节西奈山之约
第二节永居耶路撒冷
第三节背叛下的末日狂欢
第四节 命运的漫长“试炼”
第六章 呼唤:刀剑立国的罗马
第一节“罗马共和”的浸润发芽
第二节全产业链下的罗马品牌
第三节罗马共和国最后的日子
第四节时间流变中的“群体无意义”
第七章 重生:爱与宽恕的福音
第一节犹太末日预言与弥赛亚期盼
第二节耶稣献祭与以暴制暴的终结
第三节让凯撒的归凯撒
第四节哲学与信仰的完美融合
第八章 孕育:基督信仰下的人类公益精神
第一节基督浪潮磨蚀中的斑驳帝国
第二节昔日辉煌在深层信仰冲击中落幕
第三节朝圣的香客,渴望着自己的国度
第四节公益慈善组织的诞生
第九章 殊途:神秘的东方国度
第一节雅利安人的漫长南迁与种姓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吠檀多奥秘丛林中的生命哲思
第三节在苦海中,悲悯众生
第四节佛陀信仰的出走与吠檀多哲学之回潮
第十章 分野:长焦镜头下的中华帝国
第一节黑色帝国下的哲学空白
第二节“儒法联盟”下的太平
第三节佛陀在中国
第四节儒、道、佛盘根错节下的李约瑟之谜
第五节混合信仰中的公益慈善精神
第十一章 跃升:人类第二次大反思
第一节 “黑暗中世纪”的谎言
第二节 怀旧的激情——从文艺复兴到宗教改革
第三节 新人神关系下科学想象力的跃升
第四节 自然神学向哲学理性与实证主义转型
第五节 思想盛宴中的西方主演
第十二章 相谐:人与无往不在的枷锁
第一节 从“神”向“人”的启蒙
第二节 喧嚣中的沉降
第三节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新时代和解
第四节 三大市场竞争制度的全球化征服与胜出
第十三章 远望:人类第三次大反思
第一节 新的垄断天敌
第二节 匍匐于科技的脚下
第三节 极端个人主义泛滥的泥淖
第四节 全民福利主义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