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唐朝人生活细节的全景式记录。通过对史料的抽丝剥茧的分析,还原唐代民众的日常生活,包括大唐饮食、大唐语言、大唐文化等等。
书中详细描绘了唐代从宫廷贵族到士农工商各阶层的生活细节;呈现了城市生活和郊野生活的差异,是一本实用的“唐朝生活指南”。
作者简介: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及医疗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多次获省部级学术奖励,2007 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已出版《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唐开国》《从疾病到人心——中古医疗社会史再探》等多种著作。
第一章 洛阳一日
古都洛阳 // 荣耀东都 // 梅妃故事与红叶题诗 // 历史的选择
第二章 郊野生活
城市面目 // 游宴与游猎 // 经营别业 // 终南捷径 // 灞桥迎送 // 宗教生活
第三章 大唐新语
天子与粪土臣:皇家的称谓 // 呼官名不呼名:臣下的称谓
爷娘妻子:家人间的称呼 // 行业性称谓及其他
第四章 食在大唐
牛肉和猪肉的艰难选择 // 李白喝的是什么酒?// 茶香一缕
第五章 大唐书法
隋末唐初:名家辈出 // 初唐:《萧翼赚兰亭图》
盛唐和中唐:颜柳风采 // 普通唐人的书
敦煌书法:草书与写经生 // 唐代的纸张与笔
第六章 青楼逸事
卖艺不卖身? // 平康坊:长安知名风月场
都知和校书郎?// 才女和奇女
第七章 外来文化
何为昆仑奴?// 胡商故事
胡音与胡乐 // 幻法:早期的胡人魔术
胡医与胡药 // 落地长安
第八章 武后宫廷
武则天到底有多美?// 养颜秘方
武后的餐桌 // 书法家与文学家 // 造字狂人
第九章 翰林学士白居易的一天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唐代的“涂改液”用的是雌黄,雌黄是三硫化二砷,经常被当作颜料来使用。因为雌黄在古代多用作涂改液来涂掉错字,所以就诞生了“信口雌黄”这个词,表示随口更改。 (查看原文)
月上高头
2024-11-10 21:22:0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大唐书法
两晋时期,社会上基本普及了用纸,绢帛和竹木简牍逐渐淡出。最初的纸张比较粗劣,隋唐时期,纸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为了防虫防腐,“黄檗(bò)纸”开始大量使用。黄檗汁染纸法起源于公元二世纪的东汉,刘熙在《释名》中,就把“潢”字解释为染的意思…这种经黄檗汁浸过的麻纸,外观呈黄色或淡黄色故有黄麻纸之称。黄檗染纸工艺称为“入潢”,“入潢”程序有先写后潢和先潢后写分。
因为黄檗汁染纸防止虫蠹的行为被称为“潢”,所以就诞生了装潢一词。到了唐宋时期,这种纸张已经成为主流,装潢一词也发展成了装裱书画的代名词。印刷术流行之后,黄麻纸也用到了印刷过程中。南宋又有了椒汁代替黄檗,可能是因为南宋书籍蝴蝶装、包背装增多了,与以前的卷轴不同,这种书翻阅时人们习惯蘸口水,读书人尝过黄檗后觉得太苦,就换成不那么刺激但同样可以防虫的椒汁了。
唐代在这种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发展出新产品,在纸上均匀涂蜡,还要经过砑(yà)光,意思是用光滑的石头碾磨纸张,使纸张紧密光亮。产品光泽莹润,人称硬黄纸。由于纸质半透明,所以还可用于书画作品摹本的制作。敦煌出土的《妙法莲华经》写本,就是用的硬黄纸。
还有笔的问题,至少从汉代开始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硬笔,比如芦苇笔或者竹管笔。 (查看原文)
月上高头
2024-11-10 21:22:0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大唐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