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北京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考察“公园”作为一个新兴的西方文明装置,如何进入晚清及民国北京,在这个过程中又如何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对接与转化。旨在从公园入手,以小见大,呈现晚清至民国北京政治、社会、历史、文学、文化诸方面纷繁复杂的变革。

本书的研究内容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北京的公园,既包括清末民初政府正式建造、开放的公园,也包括具有公园性质的公共游览空间。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选取若干最有代表性的公园,借此折射清末民初北京的现代性转型。近代北京各大公园多由清代的皇家禁苑改造开放而成,其等级和风格有着明显的分野,地处不同的城市区域,吸引了阶级、政治、文化背景各异的人群,并形成具有不同功能与审美风格的公共空间。

本书以万牲园、中央公园、北海公园、城南游艺园与陶然亭为个案,借以一一对应传统士绅、新文化人、新青年、普通市民、政治团体这五种人群的生活及表现,同时也分别反映公园所承担的启蒙、文化、文学、娱乐、政治等功能。

作者简介:

总序
《公园北京》小引
绪论 公园作为一种方法
一、从「花园」到「公园」
二、北京公园:文明性与文化性的对接
三、公园北京:另一种现代性的隐喻
四、文学空间的生产
第一章 北京公园的先声——新旧过渡时代的士大夫与万牲园
一、「导民善法」万牲园:晚清士大夫的海外见闻
二、建造万牲园:启蒙理念的体现
三、公共空间的兴起与休闲模式的养成
四、癸丑修禊: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第二章 来今雨轩的过客——京派文学的公共领域与生产机制
一、文化茶座与知识分子共同体
二、《大公报》与「小公园」
三、茶座与圆桌
第三章 到北海去——新青年的美育乌托邦
一、北海公园:现代美育空间的崛起
二、「到北海去」:新青年与新文学的相互建构
三、北海的乌托邦意象
第四章 游艺园、社会新闻与通俗小说——城南市民消费文化
一、城南市民文化与娱乐空间的兴起
二、社会新闻、通俗文学与娱乐空间的同构性
三、娱乐空间与文化趣味的分野
第五章 陶然亭风景的流变——招魂、革命与恋爱
一、乙丑江亭修禊:文人雅集的招魂与裂变
二、小团体,大联合:新式政党与革命的滥觞
三、高石之墓:革命与恋爱的张力
结语 公园的政治隐喻
一、复兴北平的「世界公园」
二、城市空间的沦陷与反抗
三、新中国的公园蓝图
附录一 「世界人」的乡愁——论康有为海外游记中的公园书写
一、乡人、国人与世界人
二、公园:从好奇到乡愁的对象
三、世界主义的乡愁
附录二 公园:民国西方旅行者的北京想象
一、北京地图与公园意象
二、帝国主义的怀旧
三、怀旧的现代性
后记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