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在中国读者心目中,波斯文化显得神秘、高远,其实,中国文明与波斯文明在历史上有过密切的交流,琵琶、箜篌、石榴等食物、器物均是由波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唐诗也影响了波斯诗歌。在这本《波斯札记》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专研波斯文化的学者穆宏燕以明白晓畅的语言介绍了波斯文化的方方面面:历史、社会、诗词传统、审美趣味……书中的波斯有我们熟悉的一面,即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联系的一面;也有陌生的一面,即受限于语言与地域的隔阂,长期游离于中国读者视野之外的一面。全书深入浅出,配有许多精美的波斯绘画、器物插图,是对波斯丰富的文化宝库进行的一次饶有生趣的概览。
★ “无尽旋转”的诗人鲁米与色彩艳丽的细密画看上去风格迥异,却同属波斯文化。波斯文化的特色究竟在哪里?北外博导穆宏燕老师以亲切好读的文笔带你越出媒体搭建的信息茧房,了解波斯文明的复杂性。
★修正习以为常的认知,了解被看轻的中波文化交流史。今天在我们眼里陌生的波斯,其实曾是与我们往来密切的邻居。
★歌德、黑格尔与恩格斯都熟读波斯诗人哈菲兹的作品,“夜莺”与“玫瑰”的意象事实上来自波斯诗歌。现代西方文化中,处处都有波斯文化的基因。
★内含七十多张精美插图与珍贵的资料图,直观展现波斯悠久文化的细腻与瑰丽。
作者简介:
穆宏燕,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非通用语学会理事。其学术研究领域为东方文学,研究专长是以波斯(伊朗)伊朗文学为轴心,覆盖西亚—中亚的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至今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学术成果获得过中国和伊朗国家级的多种荣誉奖项。
001 岔道里的胜景
———记波斯语文学翻译家张鸿年先生
019 小昭的哀怨
024 迷惘的“卐”
029 《300壮士》与希波战争
036 波斯之城漫嗟荣辱
042 渡尽劫波兄弟成仇
047 侵略者为何千古流芳?
053 图兰朵怎么成了中国公主?
058 安息:丝绸之路那一端
063 佛从伊朗来
069 丝绸大战
075 葡萄美酒波斯情
082 “崇洋媚外”炼丹家
088 波斯帝国末代王族亡命丝路
095 造纸印刷西游记
101 失踪的波斯大军找到了?
107 好一朵传奇的茉莉花
114 藏红花的奇异旅程
121 异香
128 水仙三重奏
135 阿姆河畔几度兴衰
143 纵横琵琶
153 胡乐当路琴瑟绝音
161 亦喜亦悲话唢呐
169 家住波斯久作长安旅
———《苏幕遮》的来源与演变
176 舞破尘世升上重霄
———从旋转胡舞到苏非“萨摩”旋转舞
184 波斯细密画与《我的名字叫红》
231 波斯四行诗与唐绝句之比较及其可能联系
270 再谈波斯四行诗的产生
282 中波古典情诗中的喻托
299 波斯古典诗歌中的诗酒风流
———以海亚姆、莫拉维、哈菲兹为例
324 福露格:改变伊朗离婚法的女诗人
351 飘过帕米尔的云———怀念萨罗希
359 后记
361 附:半本书的怀念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三种绘画艺术的简单对比:中国画更多的是表现一种主观思想,可以无边无际地伸展,你可以在中国画的境界中永无止境地徜徉漫步;欧洲绘画表现的是肉眼所见的客观世界,你会感到画家想要你看的一切,你都一览无余了;而波斯细密画描绘的是心灵之眼觉悟到的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直逼事物的本真,让人产生“从一粒黄沙看世界,从一朵野花看天国”的感慨。《我的名字叫红》也讲到这三种画的区别:“比如说我们要转进一条街道:若是在一幅法兰克绘画中,我们的结果便是走出图画和画框之外;若是在一幅坚守赫拉特大师风范的图画里,我们终将抵达安拉俯瞰我们的位置;若是在一幅中国绘画中,我们将被困住,永远也走不出去,因为中国的绘画可以无边无际地予以延伸。”(286页) (查看原文)
Tianfei
2025-06-21 10:57:57
—— 引自章节:184 波斯细密画与《我的名字叫红》
幸智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这种快乐的实质是指理性的、正直的有节制的快乐,违背了这一精神,就不可能尝到什么真正的和心安理得的快乐。因此,伊壁鸠鲁反对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反对酗酒和迷恋女性和娈童。②然而这种以快乐与享受为道德准则和人生目的的哲学在伊朗发生了变异,伊朗人更多的是接受了这种快乐原则表面上的东西,而对其内在实质视而不见。因此,在伊朗,伊壁鸠鲁的快乐享受原则蜕变为美酒情人相伴的强调感官享受的享乐主义,这实在是有点背道而驰。 (查看原文)
Tianfei
2025-06-26 16:43:03
—— 引自章节:184 波斯细密画与《我的名字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