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史论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晚明史论(重新认识末世衰变)》是作者近30年来明史研究文章的汇集,收《论东林党的兴亡》、《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启》、《明代的饮食思想与文化思潮》等十多篇文章。

《晚明史论——重新认识末世衰变》刘志琴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书中指出,作为执政危机的诸种表现,如吏治腐败、宫廷内乱、财政枯竭、军备荒怠等,明末较之汉、唐、宋的末世,为患更烈,更有其他王朝所罕见的种种危象。这些现象充分反映既有的统治秩序的败落已不可自救,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标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已经沉疴临绝,历史必须作出重新选择。

《晚明史论(重新认识末世衰变)》从文化视角研究晚明历史。晚明商业经济的过速发展及最高统治者的荒唐治理,使整个社会在政治伦理、社会理想、文化娱乐、日常生活三者方面均出现了末世衰变,开启人文启蒙。对明晚经济发展的方向、对东林党人、对张君正改革等等均作了独到分析与解读。

晚明是中国封建专制的转折点,社会母胎内部的异己因素,不断侵蚀封建统治序列,出现末世衰变。统治机构出现自我解体的趋向,理学的衰微和异化为启蒙思潮的喷涌打开了渠道,中国的近代化可能提前到来。

作者简介:

刘志琴,江苏镇江人。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中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史、社会文化史。著有并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论》、《晚明史论》、《张居正评传》、《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录》等书,出版《悠悠古今》、《思想者不老》等散文随笔集。

重新認識末世衰變(代序)
論東林黨的興亡
東林悲歌 千古絕唱
商人資本與晚明社會
張居正改革的成敗
晚明城市風尚初探
城市民變與士大夫
中國文化近代化的開啟
公私觀念與“私”的再發現
早熟而不成熟的思想啟蒙
百姓日用之學與人文啟蒙
再談王艮與百姓日用之學
明代的飲食思想與文化思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东林党人是一批忠诚的皇权卫士,是虔诚的封建伦理纲常的躬行者。在他们遭受陷害被捕的时候,民众奋起抗争,激发了城市民变,可他们明知受冤,却劝阻民众,心甘情愿地现出生命 (查看原文)

弱虫阿蒙
2011-04-27 16:05:39

—— 引自第45页

万历二十八年中央两京缺少的官员,根据《明通鉴》的统计:尚书三, 侍郎十,科道九十四;地方缺巡抚三,布按监司六十六,知府二十五。时隔五六年,九卿强半玄虚,甚至阖署无一人,监司郡守亦旷年无官,到万历四十年中央六部尚书只剩下一个刑部尚书赵涣,吏部、兵部、礼部、户部、工部都没有专门专人负责。都察院八年没有正官,按规定给事中要有五十人,御史一百一十人,在职的指剩下九人,仅占编制的十七分之一。 (查看原文)

弱虫阿蒙
2011-04-27 16:12:16

—— 引自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