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阐释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全新中译本——

*

文化人类学的里程碑式经典

广泛影响社会学、文化研究、文学理论等相关领域

彻底改变人们理解人类行为及文化实践的分析方法

特别收录 《屠猫狂欢》作者罗伯特·达恩顿序言 作者新版序言

*

在《文化的阐释》中,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发展了“浓描”的概念,并由此重写了整个学科的规则。格尔茨认为,文化并不驱动人类行为,相反,文化是一个符号的网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意义何在。“浓描”不仅阐释行为本身,而且说明产生某种行为的环境,因此,进行“浓描”是人类学家最基本的任务。这部开创性的著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他人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的看法,是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想要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读者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1926—2006),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符号人类学和阐释人类学的主要倡导者。1956年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他曾于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地展开广泛而有深度的田野调查,由此而产生的文本成为民族志写作的典范。主要著作有《农业的内卷化》(1964)、《文化的阐释》(1973)、《尼加拉》(1980)、《地方知识》(1983)、《追寻事实》(1995)、《烛幽之光》(2000)、《斯人斯世》(2010)等。

罗伯特·达恩顿序
千禧年版序
初版序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浓描:文化阐释理论指要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文化概念对人之概念的影响
第三章 文化的生长与心智的演化
第三部分
第四章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宗教
第五章 精神气质、世界观与神圣象征分析
第六章 仪式和社会变迁:一个爪哇案例分析
第七章 当代巴厘的“内部改宗”
第四部分
第八章 作为一种文化体系的意识形态
第九章 革命之后:新兴国家民族主义的命运
第十章 整合革命:新兴国家中的原生情感与公民政治
第十一章 意义的政治
第十二章 政治今昔:关于人类学如何用于理解新兴国家的札记
第五部分
第十三章 理智的野蛮人:评列维-斯特劳斯的作品
第十四章 巴厘的人、时间与行为
第十五章 深度游戏:巴厘斗鸡诠解
致 谢
注 释
索 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一次斗鸡就是(如果为某一既非结构严密到可称为团体也非无结构到可称为人群的事物寻求一个名目)如欧文 戈夫曼所称的一次“有焦点的聚集”(focused gathering)——一群人全神贯注于一个共同的活动流并且按照那个活动流相互关联起来(《遭遇:互动社会学中德两种研究》)。这一聚会集合起来而后又散去;其参与者流动不定;使他们聚集起来的活动是不连续的——一个重复发生的过程而非不间断的连续性过程。如戈夫曼所言,这些聚会从唤起它们的情景中,即它们所发生的场景中获得它们的形式;但只是一个形式,一个清楚表达的形式。因为情景或场景,例如在陪审团的审议、外壳手术、街区会议、静坐示威及斗鸡中,是通过文化成见(the cultural preoccupations)由其自身造就的——如我们将看到的,在此地位争夺的仪式中——文化成见不仅确定焦点,而且集合演员和安排布景,将其实际地付诸实施。 (查看原文)

harmenyinn
8赞
2013-08-08 09:33:12

—— 引自第437页

边沁 深层游戏(deep play) 《立法理论》
通过这个概念他意指堵住过高的赌博游戏,从其功利主义立场出发,那些参与这样游戏的人是完全物理性的。假设一个人拥有一千英镑,在一场数额对等的赌博中投入其中的五百帮那么他赌赢时这些钱的边际效用明显地少于他赌输时所失去的钱的边际效用。在真正深层的游戏中,对参与的双方而言都是如此。这也是双方都难以理解的。他们为寻找快乐走到一起来,达成一种关系,这一关系总体而言给参与者的是全然的痛苦而不是快乐。
……
但对巴厘人来说,尽管他们不用很多语言系统地表述,他们解释却根据这样的事实,即在这种游戏中,钱与其说是一种实际地或期望的效用尺度,不如说是一种被理解的或被赋予的道德意义的象征。
……给生命以意义是人类存在的主要目的和首要条件,因而对意义的获得比补偿经济代价更为重要。

P449
因此,使得巴厘人的斗鸡变得深刻的并不是钱本身,而是金钱所导致的结果,投入的钱越多越是如此:巴厘社会会的地位等级移入到斗鸡这种形式中。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它是一种理想的或超凡的相当自恋的男性自身的伊索寓言式的表征,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它同样是伊索寓言式的表现,所表现得是日常生活场景中由被控制的、缄默的、仪式性的但却是所有人深切感知的那些自身的互动所构成的复杂的张力场域。公鸡可以是它们主任的人格的代理者,是其心理形态的动物性反映,而斗鸡则是——或更确切地说是有意使它是——社会基体(social matrix)的模拟,即相互穿叉、重迭、高度共同化的群体——村落、亲属群体、水利团体、寺庙机构、“种姓”——等复杂系统地模拟,而那些热衷者就生活于其中。……这一表面意义上的娱乐和看似一向运动的斗鸡,若用戈夫曼的另一句话来说,就是一次“地位和血的洗礼”。
(查看原文)

harmenyinn
8赞
2013-08-08 09:33:12

—— 引自第4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