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滨中华街(1894~1972)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横滨中华街(1894-1972):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是第一本关于中国移民在日本的历史的英文专著。 它关注的是日本港口城市横滨的人口从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1972年及以后中日关系正常化期间的转变。 韩清安讲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故事,即在战争与和平时期,中国移民如何在一个单一民族国家中找到一个持久的位置。 这一研究对中日身份认同的建构和中国移民定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利用当地报纸、中日两国政府的记录、回忆录,以及直接从横滨居民口中采集的信息,在中日关系的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常见的中华民族建设的故事。 但它以现有作品为基础,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非精英阶层的横滨华人,这些人庇护了革命活动人士,并成为他们宣传的民族主义的听众。 作者还强调了这些中国人的民族身份和地方身份之间的矛盾,他们自称为横滨人(hamakko),但没有声称自己是日本人,也没有否认自己是中国人。 他们在横滨丰富多样的国际化历史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可以让我们洞察未来更具包容性的日本文化。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韩清安(Eric C. Han),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博士,现任威廉玛丽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近代史、移民史。目前正在研究泛亚洲主义与日本战前民主制度。

【译者简介】

尹敏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生。

致谢/001
引言/001
章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团结,1894~1895年/023
第二章流亡民族主义者与杂居地政治,1895~1911年/057
第三章一个国际港口的合作、冲突与现代生活,1912~1932年/090
第四章中日战争、“中日亲善”与横滨人认同,1933~1945年/127
第五章分裂之城:冷战时期的横滨中华街,1945~1972年/162
结论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族裔及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政治/200
附录/228
缩写说明/230
参考文献/232
索引/260
插图目录
图0-1 1890~1980年日本的华人数量/008
图0-2 1890~1980年横滨的华人数量/009
图1-1 约1890年的两个华人聚居区:南京町(A)与旧居留地(B)/030
图3-1 博雅亭的烧卖广告牌——“横滨名物”/098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1894~1895年日本在战争中的压倒性胜利,使华人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大为转变,从来自文化先进国度的富有商人沦为懦弱的乌合之众和劳工。此后,他们成为在日本需要被特别加以限制的外国人群体,受到管制。另外,清朝的惨败削弱了清政府在中国知识分子领导者眼中的合法性,他们试图改良,甚至发动革命以再造中国,使之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很多人以日本为榜样进行改革。 [3] 但是,建立一个有活力的现代社会的努力在中国产生影响之前,战争已迫使横滨华人直面共同危机,并通过将他们的个人境遇和组织体系与唯一的祖国联系起来,促使民族团结。 (查看原文)

闻夕felicity
2022-07-07 13:23:17

—— 引自章节:章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团结,1894~1895年/023

【引言p15】在极端情况下,过分执着于终极认同甚至会导致精神失常。德弗罗认为,执着于将民族一出于相同的理由,也可以说是“国家”一认同置于所有人之上,意味着一个人的人格意识出现了巨大障碍。当一个人把他或她的多重社会关系简化到终极的单向度上时,其结果就是真实身份的毁灭。

【第一章p46】战争之前,人们根据文化和语言的界限来看待彼此差异,这些其实是容易克服的;战争之后,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变得至关重要。
1894~1895年的战争,使横滨的华人和日本人对国家和民族身份有了共同的认识。对于日本人来说,最重要的集体身份认同是民族身份认同,这是一种政治实体;就华人而言,他们围绕中国人的法律地位而产生了民族团结和自卫的意识。区分敌我的必要性,暂时掩盖了其他的集体身份认同。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的经历,迫使个人从民族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活和环境,并且将这种集体身份认同置于其他一切之上。然而,这一过程还只是被动地划出华人的范围,是被他人归类和描述,是感知到民族的界限,而不是民族自觉。

【第二章p61】孙中山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其理念与改良派迥异。孙中山主张激发汉人的民族主义情感,攻击满族统治者的合法性,而梁启超强调国家在培养国民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后者期待将满族的光绪帝转变为立宪制下的君主,以此推动清政府的现代化;前者主张建立属于汉人的民族国家。 (查看原文)

贫血战士
2023-04-02 13:21:24

—— 引自章节:引言/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