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纪年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研究历史,离不开时日的记载,时间、年代是历史记载中必要的构成部分,所以《中国历史上的纪年》中年代学的研究是历史文献学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中国历史几千年连绵不断,年代记载基本是清楚的,但几千年的纪年办法,也是非常复杂的。

作者简介:

刘乃和先生(1918—1998),天津杨柳青人,著名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刘学谦曾点翰林,父亲长于金石书法,外祖父徐坊是著名藏书家。1939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43年师从史学大师陈垣攻读研究生,1947年毕业留任陈氏助手,直至1971年陈氏逝世,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著有《励耘承学录》、《历史文献研究论丛》等。1952年院校调整后,刘先生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作者追随陈垣历三十年,参与了《中西回史日历》、《二十史朔闰表》、《通鉴胡注表微》、《史讳举例》多种陈著的修订;而陈垣的治学方向与治学特点,也都给作者以深刻的影响。

干支纪年、月、日、时(4)
(一)干支纪日(6)
(二)干支纪时(9)
(三)干支纪月(12)
(四)岁首异建(16)
(五)干支纪年(28)
(六)岁阳岁名(31)
(七)动物纪年(37)
年号纪年(42)
(一)年号的起源和变化(42)
(二)改元(54)
(三)一年数号(60)
(四)相同的年号(66)
(五)年号与政权(71)
中历西历(85)
(一) 中历西历的换算问题(85)
(二)关于二十四节气(98)
附带谈两个问题(108)
(一)称“年”称“载”的问题(108)
(二)韵目代日问题(114)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一月又名正月。正原音政(四声),后因避秦始皇名讳,改音争(一声),或改正月为端月。 (查看原文)

大甜甜~~
1 回复
2赞
2012-06-22 22:29:32

—— 引自第12页

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顺帝都曾用至元年号……金石碑记就有因只写“大元至元二年”,而终无法断定是元世祖时的还是元顺帝是的。 (查看原文)

阿合马
4赞
2020-04-21 21: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