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秩序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编者说明:我以前出过两本讨论中国历史的书。本书是将那两本书的正编共二十五篇文章打散,重新辑为七编,并加入了正编之外的五篇文章。

在选编过程中,我试图把分散在两本书里的见解组合为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把潜规则、隐身份、暗藏的主体、隐蔽的策略、生命与生存资源交换的逻辑、不同社会集团的观念,等等,塞人一个框架之中。宋诗有云:“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局”字似乎有这种包容力,于是以《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局》为书名,以规则、策略等与博弈有关的概念为编目分类的依据。至于各篇文章在原来那两本中的编排方式,读者可以在附录的原书自序中找到。

我的读书和写作缺乏计划性。虽然也有大致的方向,却往往“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就好比同时烧着一百多壶水,平时只管砍柴烧火加壶添水,哪壶水碰上好柴,快烧开了,便多加两把火,哪壶先开提哪壶。上述三十篇文章就是三十只提下来的壶,其间的逻辑关系,事前没有设计,只好事后追认,难免有牵强之处。

《血酬定律与历史弈局》一文,是我在天则经济研究所的演讲稿。我企图用自己杜撰的概念建构一个体系,奈何才疏学浅,搭起的架子歪扭松垮,编在各篇之后,权充统论。

甘琦女士和黄集伟先生曾分别向我提议,编制一个“本书关键词表”,附本书中,让那些新杜撰的语词获得独立,自由生长。借用他们的灵感,我编制了“本书关键词语解释”,附在最后,兼作索引。在编制的过程中,分散的词语居然聚出了活气,它们相互勾连,开始叫喊和生长了。这是一番奇妙的经验。

本书的文体,以叙事为主,辅以背景介绍,各种分析计算穿插其中。在我的个人经验里,由这三种要素构成的文体很适合解析各种人间对局,不妨以“解局”名之。如果以历史弈局为阐述对象,而对局各方的互动必定依次展开,呈现为一种历时性的不断演变的动态结构,那么,叙事善于追摄动态,自然应该占据核心地位。分析计算则是理解或预测结局及其均衡状态的必备工具。背景介绍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局外,拉开多维视野,建立不同时空之间的关系,表达多重弈局的套叠和交织。

中国的历史记载汗牛充栋,各类叙事中凝结了无数先民前贤的血汗和智慧。转述这些叙事,领悟其中的高见和妙算,直接受惠于古老文明的深恩厚泽,我的感激之情如对天日,无从报答。惟有追随先贤,以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和创造,接续并丰富伟大的传统。

作者简介:

吴思

历史学者。1957年生于北京,上山下乡时当过大队副书记兼生产队指导员。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农民日报》总编室副主任、《桥》杂志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炎黄春秋》杂志常务社长兼总编辑、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著有《陈永贵:毛泽东的农民》、《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顶残:中国市场和产权的构造及逻辑》等书。

选编说明
第一编 潜规则:平民与官吏
老百姓是个冤大头
第二等公平
硬伙企业
第二编 潜规则:皇帝与官吏
恶政是一面筛子
皇上也是冤大头
当贪官的理由
正义的边界总要老
第三编 潜规则:官吏与官吏
摆平违规者
论资排辈也是好东西
刘瑾潜流
第四编 策略选择:官吏和平民的武库
身怀利器
灰牢考略
庶人用暗器
洋旗的价值
第五编 隐身份:主体的演变
第六编 血酬和元规则:生命与生存资源交换的逻辑
第七编 观念:营造心目中的利害
统论(代)
附录一
附录二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其实中国历代老狼经验很丰富。那些为天子牧民或者叫牧羊的肉食者,都知道羊是狼的生存根本——民本。大家都懂得爱护羊群的重要性,奈何抵不住眼前绵羊的诱惑,也抵抗不住生育狼崽子的诱惑。我不吃别的狼照样吃,我不生别的狼照样生。个体狼的意义与狼群的集体意义未必一致。如果我的节制不能导致别人的节制,我的自我约束对羊群就没有任何意义,突然减少自己的份额而已。当老狼忍不住饕餮时,我们可以听到一声叹息:他们要是变成刺猬,俺们不就变成清官了吗? (查看原文)

江离
5赞
2012-08-09 15:02:13

—— 引自第12页

潜规则在明朝的一个近义词是“陋规”,写多了这种东西,人也容易显得“陋”,满脑袋利害计算,算的还都是陈年老账,全不知今夕是何夕,更不知道精神和理想是何物。 (查看原文)

如林
1 回复
4赞
2016-11-09 10:30:02

—— 引自第4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