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天京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战天京:晚清军政传信录,ISBN:9787550238237,作者:谭伯牛著

作者简介:

谭伯牛,男,1973年生,长沙人。自由职业者。河内学者候选人。 致力于研究清史,尤为关注太平天国战争及湘、淮军史实,拟新撰湘军史及重要人物传记。

一、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
三个湘乡人
团练之弊
新军
起隙
出长沙记
决裂
猪子出得湖
办与朕看
二、祺祥故事
文宗继位异闻
咱们旗人混蛋多
圆明园
清文宗不是汉武帝
“肃党”和后党
太后垂帘的阴谋论
祺祥政变
三、战天京
势围和力围
二李战一曾
曾九呆子
奏折速成培训教材
李泰国舰队事件
替补队员李鸿章
李鸿章告别青涩岁月
苏州杀降
曾九的禁脔
战天京
四、白云可杀不可留
夺枪
病退
入京
绑架
附录:陈国瑞与谭廷襄书
五、相期无负平生(上)
忘八蛋,滚出去
“著名劣幕”
有忍乃有济
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出幕
迂琐的郭巡抚
纯刚与至柔
查办亲家
向亲家诉冤
六、相期无负平生(下)
挽联
左宗棠论夺情
伪幼主是死是活?
文人李元度
烈女怕缠夫
道旁苦李的蒂儿
相期无负平生
七、曾九暴富传说
天京的圣库
曾国荃在富豪榜上的排位
算术可以破谣
传说的背后
附录一、本书大事年表
附录二、引用及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奏折写作,除了上述大原则,细节上的注意事项也不少。例如,克复南京,曾国荃作为当事者,理应第一时间驰奏报捷,这份奏折怎么写呢?距克复南京尚有大半年,曾国藩就为他预先设计了一个包括署名次序、行文格式的范本,曾国荃所要做的仅仅是填空而已: (查看原文)

祥瑞御兔
2赞
2012-07-16 21:22:55

—— 引自第113页

彭、杨二人是水师统帅。攻克南京,陆军功劳最大,但是水师协围水面、运送粮饷军备,功不可没,故需三人会衔。摺首、摺末云云,是公文标准字样。摺末的“再、臣等前接曾国藩密函”云云,则有如下深意:曾国荃是前敌指挥,但不是全军统帅,那么,大型战役的战状,不应由曾国荃汇报,而应由钦命节制四省军务的曾国藩汇报,否则即是僭越。可是,战报从南京传到安庆,再传到北京,必然不如直接从南京传到北京来得迅速。捷报“早到京一日,圣怀早得宽慰一日”;发乎非常之情,止乎非常之礼,所以曾国荃要以此解释“越级上报”的程序错误。“详细情形,仍咨由官文、曾国藩会奏”,可见领衔受此殊荣者,是官文,而不是曾国藩。官文远在湖北,虽有派兵克复九江、筹饷支持前敌之功(实际操作则当归功于胡林翼),但并未实际参与攻打南京,为什么由他领衔呢?很简单,出身论而已。官文是满人,他来领衔,较由曾国藩这个汉人领衔,更易消弭朝廷对汉臣居功握权的隐忧,更能体现满人治满的优越性。所以,曾国藩决定由官文领衔,续奏详细情形。“再”云云这段补充,以退为进,非常巧妙的平衡各方利益,为湘军系人物在将来政局中继续发生影响作了铺垫。湘军建立奇功,天下尽知,固非区区排位可以掩盖,则并不会因此减损眼前的名望和事后的封赏;谦让之际,不仅消除了中枢的戒心,还自然而然赢得了此后长期的政治信任。如果让衔是学道有得之证,那么,“其摺愈短愈妙”,则是阅历有得之言。“贼酋”是死是活,一定要有交待,死要见尸,拿获要录口供,逃走要知去向和人数。“贼赃”若多,政府会以此作为赏金,而吝于拨款;若被将士私掠私分,能否惩治追缴,需要临时判断;若为数甚寡,似乎不合常情,容易引起物议,则应列举事实加以澄清。首先入城人员,其封赏大大优于其他将士,那么,开列请奖名单,是照实汇报,还是在功劳、苦劳之间斟酌取舍?那种方案最能平衡军内各部利益?种种具体问题,决不能在仓促之间作出定论,所以,没考虑清楚就… (查看原文)

祥瑞御兔
2赞
2012-07-16 21:22:55

—— 引自第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