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人物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三国演义》

以人物为中心,走进英雄与游侠的时代

内容推荐:

三国时代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个我们所熟知的时代。然而,我们对这一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往往来自《三国演义》,因此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现存史料,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论三国人物》的作者方诗铭先生力图通过详密的史料辨证,去掉这些历史人物形象上的迷雾,为读者呈现一幅真实的三国英雄群像,这是非常难得的。

作者简介:

方诗铭(1919—2000),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长期从事中国中古史的研究。1945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历史系,师从顾颉刚、陈寅恪、钱穆等史学大师。曾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兼任《史林》主编等。主要著作及古籍整理成果有《上海小刀会起义》(1965年)、《古本竹书纪年辑证》(1981年,合著)、《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1987年,合著)、《〈冥报记·广异记〉辑校》(1992年)、《曹操·袁绍·黄巾》(1996年)。

前记
(一)董卓兴起于“边鄙”的凉州
(二)“安危定倾”
(三)董卓与凉州军事集团
(四)董卓之死
(五)吕布在并州的早年生涯
(六)吕布与并州军事集团
(七)吕布的最后
(八)“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九)作为“游侠”之士的曹操
(一○)曹操与袁绍为首的政治集团
(一一)“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一二)曹操据有兖州
(一三)“规大河以南以待其变”
(一四)曹操保卫兖州的战争
(一五)曹操再次保卫兖州的战争
(一六)曹操与袁绍的矛盾和激化
(一七)“奉天子以令不臣”
(一八)“黄巾余众”郭泰即“郭大贤”
(一九)“白波贼帅”杨奉
(二○)《三国志》为什么不写丁冲
(二一)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将”
(二二)世族、豪杰、游侠——袁绍的一个侧面
(二三)袁绍在冀州
(二四)袁绍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割据者
(二五)袁绍是如何覆灭的
(二六)公孙瓒“文武才力足恃”
(二七)割据幽州的公孙瓒
(二八)公孙瓒与“商贩庸儿”
(二九)公孙瓒在袁绍和当地豪族的进攻下失败
(三○)袁绍与“黑山贼”张燕
(三一)张燕窥伺袁绍的冀州
(三二)袁绍、张燕争夺冀州的战争
(三三)“气侠”之士袁术
(三四)袁术与孙坚
(三五)袁术、曹操的封丘之战
(三六)“袁术至于此乎”
(三七)“轻狡”之徒孙坚
(三八)孙坚军事力量的形成
(三九)孙坚与袁术
(四○)孙坚之死
(四一)“明果独断”“勇盖天下”
(四二)孙策与袁术
(四三)“精兵之地”与“丹阳兵”
(四四)丹阳成为孙策平定江东的根据地
(四五)孙氏父子与会稽大姓强族
(四六)魏滕和虞翻
(四七)吴郡“四姓”与会稽“四族”
(四八)鲁肃的早年生涯
(四九)周瑜与孙吴建国
(五○)周瑜与赤壁之战
(五一)“刘备寄寓,有似养虎”
(五二)“枭雄”刘备
(五三)刘备与公孙瓒
(五四)刘备被拥戴为徐州牧
(五五)“争盟淮隅”的失败
(五六)诸葛亮的家世
(五七)“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五八)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五九)《隆中对》
(六○)关羽其人
(六一)关羽与荆州之失
(六二)刘备与关羽
(六三)诸葛亮与法正
(六四)庞统、法正与刘备
(六五)马超及其在蜀的处境
(六六)李严与诸葛亮
(六七)“明惠若神”“慧心大悟”
(六八)“浮华”与何晏
(六九)何晏是曹爽的“腹心”吗
(七○)高平陵政变中的何晏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刘备为什么投靠陶谦,而陶谦又为什么拉拢刘备?当然,这是彼此之间互为利用。如上所说,刘备的企图是借此进一步窥伺徐州。至于陶谦,则是利用刘备以抗击境外的敌对势力。根据上面分析,内部的敌对者不足以动摇陶谦的统治,而在外部,其时袁术初据淮南,对徐州虽有野心,尚无足够的实力,威胁最大的还是来自兖州的曹操,陶谦所以拉拢刘备,原因即在这里。但是,刘备真的具有可以抗击曹操的武装力量吗?据《三国志·蜀志·刘备传》,当刘备初来徐州时,“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基本上这是一群乌合之众。如上所说,此后陶谦补助以四千名“丹阳兵”,刘备这才有了一支真正的军队。如果说,以士兵的质与量而论,刘备远不是曹操的对手;那么,陶谦为什么拉拢刘备借以抗击曹操?对这个问题,有必要从两方面加以思考:首先,尽管陶谦手中有精锐的“丹阳兵”,但如上所说,最大的弱点在于缺少战将。当曹操第一次进攻徐州时,“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陶)谦兵败走,死者数万,泗水为之不流”(《三国志·魏志·陶谦传》)。曹操是以粮尽才退兵的。陶谦所以如此惨败,主要原因即是在于,作为一支军队,在统帅、将领、士兵缺一不可的有机体中,虽有精兵而无战将,其失败是必然的。其次,刘备缺少精兵,但却有战将,特别是关羽、张飞两人。曹操的谋士郭嘉曾认为“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另一谋士刘晔也曾认为“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孙权的大将周瑜同样认为“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对此,陶谦当然了解。综合这两点,陶谦拥有“丹阳兵”这样的精兵,所缺少的是战将:相反,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熊虎之将”,所拥有的士兵却基本上是一支乌合之众。取长补短,两者结合,这就是陶谦的思考,对刘备来说,当然也是乐于接受的。 (查看原文)

算来一梦浮生
1赞
2024-04-29 12:34:21

—— 引自章节:刘备被拥戴为徐州牧

“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借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这是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所说的, (查看原文)

maotou
2021-05-02 13: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