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站不提供下载链接,喜欢看书的朋友请关注公众号:【lennylee的碎碎念】(lennyleede),首页回复:授人以渔,自动获取搜索资源的方法。
内容简介:
《何妨是书生:一个现代学术社群的故事》内容简介:一群书生聚集“中央研究院”,留下多少逸事篇章:蔡元培、胡适、丁文江、傅斯年、郭沫若、赵元任、陶孟和、董作宾、李济、顾颉刚、吴晗、周一良、王叔岷、王世杰、郭廷以、雷震、王世襄、费正清……这些曾经与“中研院”有过缘分的读书人,他们为学问而执著追求的悲喜故事,他们对社会事务孜孜关怀的入世情怀,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何妨是书生:一个现代学术社群的故事》依据多方面史料,辑录“中研院”大事及组织规程,并配有八十余幅历史老照片,追踪这些曾经的书生之典故和风范,生动讲述“中研院”这方清醇的学术天地,在世变大局里,历经什么样的曲折反复,才得以维存长续。
作者简介:
序言
甲辑
中研院院长和政治:以蔡元培为中心
开创学术的自主空间:从蔡元培说起
“独立之精神”:从选举中研院院长的一次故事谈起
知识场域的桂冠:从第一届中研院院士的选举谈起
未知世界的冒险和鼓励:从一个学术评鉴的故事说起
“进军西北”:创立一个研究所的故事
“中央研究院”的任务:胡适和蒋介石的“抬杠”
再论“中研院”院长和政治:胡适、雷震和蒋介石
“白色恐怖”阴影下的“中研院”:从费正清说起
乙辑
“公”与“私”之间:从丁文江的故事说起
所长所长:从傅斯年说起
“胖猫”与“小耗子”
胡适和顾颉刚
顾颉刚离开北京
胡适与吴晗
“战友”:傅斯年和吴晗的一段学术交谊
自由翱翔的学术天地:从周一良的故事说起
田野工作,甘苦共之:从董作宾的一则故事说起
“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从王叔岷的故事说起
为什么是史语所的“拒绝往来户”:以王世襄为例
丙辑
研究院大事简编
研究院组织法
研究院研究所组织规程
研究院研究中心组织规程
附录
刘广京先生学述
征引书目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蔡元培的这些像史语所推荐人事的把行书,都被傅斯年客气地回绝了,统统白费笔墨工夫。蔡元培的院长之尊,对于决定史语所的人事,毫无作用。但是,遭到回绝、吃了“闭门羹”的蔡元培,完全尊重史语所人事的自主空间,总是不予干涉。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02-06 19:44:54
—— 引自第11页
1961年春天,肯尼迪(John F. Kennedy, 1917-1963)就任美国总统后不久,曾向幕僚表示,他希望在任内完成三个“心愿”:一是平反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二是平凡国务院的中国问题专家戴维斯(John Paton Davies, 1908-1999);三是平反世界著名谐星卓别林(Charlie Chaplin, 1889-1977)。因为这三名不同领域的卓超之士,都是“麦卡锡主义”的受害者,都是冷战年代“白色恐怖”下的牺牲品。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1-02-06 19:48:24
—— 引自第68页